但在那種形勢下,不派田豫又能派誰?不派兵與公孫瓚合力威脅冀州,又怎麼能夠阻止袁紹大軍渡河救援曹操?不抓住這唯一的機會消滅曹操,以後還會有機會嗎?曹操屠徐州迴轉,再破呂布,遮斷豫州,豈非又是歷史重演?就算劉備能夠在青州種田堅持幾年,袁紹、曹操北西夾攻,能免於敗亡嗎?又要逃奔依附劉表嗎?
不!
徵兗州沒有錯。
派兵北上牽制袁紹大軍,也沒有錯。
那麼是否錯在沒有及時把田豫、張飛接應回青州?
自己剛破曹操,呂布就反目相向,如果不領兵巡視豫州,這個並郭貢、破曹操而得的勝利果實,就可能落入劉表或呂布之手,千里入兗、浴血奮戰就成了白忙活,徐盛等諸多將士就白死了。
劉備自問:或許是過於輕視袁紹了?所以聽到袁紹襲佔幽州後才脫口說出那句話:袁本初攻勢何其凌厲!就是一直認為袁紹寬柔寡斷,他也確實表現得那般模樣,誰能料到他竟然敢千里潛行、掩襲幽州!若無袁紹襲佔幽州,田豫不論是走或是留,都不會如此輕易敗亡!
如果當日聽從郭嘉之計,回青州後直接帶兵進渤海、入河間,或許能接應田豫、劉政安全脫身!劉備心中悔恨,想到劉政的音容笑貌,又傷悼不已,不由落淚長吟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王驄在旁邊聽到噩耗,臉色變幻,突然大叫一聲,道:“若我早探明訊息,又何至於此!連累劉將軍戰死,我之過也!復有何面目立於世間?”拔刀往脖子上一抹,血光迸現,倒在地上。
眾人發現王驄異常舉動,急攔阻,已不及。劉備呼吳普、樊阿來救,吳普按住傷口,試了試王驄脈搏和心跳,向劉備搖搖頭。
劉備落淚道:“子驥,君這又何必?死者已矣,生者當為其復仇!豈可輕生!”
張飛低吼一聲,奔出帳外。
劉備喝道:“益德欲何為?攔住他!”
典韋、劉猛忙奔出帳外。張飛正翻身上馬,眼眸血紅,看樣子要去殺敵復仇。典、劉二人忙將他攔住。
劉備快步走出帳外,喝道:“益德,汝還要胡鬧到何時?單騎陷陣,能殺得幾人?留得有用之身,方可復仇!還不下馬?!”
張飛下馬,呆呆看著劉備,怔怔落下淚來。
郭嘉還保持著清醒,急對劉備道:“袁軍步騎十幾萬,雖有乏糧之危,但若率然渡河,對我軍行雷霆一擊,則時局危殆,難以扭轉。當速進兵至滹沱河邊,損毀橋樑,憑河拒之。彼擒了國讓,我軍亦擒了袁譚,可將此訊息告知沮授,要求換將。國讓性情剛烈,遲恐為沮授所害……”
劉備忙一疊聲道:“快!快!快!速派人前去見沮授!”耿奇奔去取了袁譚身上信物,帶了一名自稱認識沮授的參軍,率數十騎向北賓士而去。
進兵至滹沱河邊,斥候傳來更多訊息,沮授有兵七八萬,曹操領胡騎三萬,正風馳電掣般南下。周貫等皆恐懼,道:“敵眾我寡,袁紹更有大軍在幽冀邊境,若陸續南下,我軍實難當。滹沱河雖寬,然而卻淺,難以拒敵,不如退至黃河以南,憑黃河固守,以待敵弊。”
劉備已將悲傷和仇恨收在心底,臉上不見表情,淡淡道:“我退,敵追,青州安可守?此處滹沱河,勢成汪洋,即便人力可涉,亦足疲之,乃破敵之地,後退何為?”
沮授聞袁譚被擒,大驚。有心隱瞞訊息,但耿奇來時,已將此訊息宣揚出去,多有人知,沮授已無從騰挪。從內心深處,沮授是不想換的,田豫乃劉備軍中數一數二的方面之將,為劉備鎮守青州後方,精明強幹,可謂柱石,殺田豫如斷劉備一臂;袁譚雖勇,對袁紹的作用遠不如田豫之於劉備,更何況袁紹屢次流露欲立袁尚為嗣的心思,若去了袁譚,冀州將不會存在兄弟鬩牆奪嫡之危機。
既然廣為人知,沮授不能假裝不知道,沉思良久,派人報告袁紹,請袁紹定奪,自領兵至滹沱河北,與劉備隔河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