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二十四章 苦相持以待賊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苦相持以待賊弊 (1 / 2)

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是小年,十二月沒有三十,次日就是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正月初一,徐和率領黃巾軍圍著漯陰城三面猛攻。劉備軍捉襟見肘,疲於奔命。劉備雖然前被徐仁所傷,臟腑疼痛,但也不得不抱傷上陣,躬擐甲,親執矛,參與戰鬥。戰陣之上,刀槍無言,雖有武衛隊竭力保護,劉備卻不是退縮在後的木偶,數次越眾而出,手殺數人,自己也被黃巾士卒所傷。

劉備裹傷不退,仍舊越前衝殺。漢兵皆感奮,高呼酣戰,人人奮勇爭先,硬生生將敵人第一波攻勢打退。

劉備在城頭朝下望去,黃巾士卒臉色麻木,一臉疲倦,潮水般向後退去,已有厭戰之色。但陣型卻並不散亂,仍舊在各級將領呼喝指揮下,按照佇列隸屬而退。劉備心中發涼,黃巾仍有攻城之力,而四面環顧,整個南城牆只有千人,幾乎人人帶傷,臉上也全是疲憊和愁色。

劉備回軍前,城中本有五曲士兵兩千八百人,陳祿夜襲黃巾不利損失六七百人,二十八日上午守城戰損失三百人,二十九日上午守城又損失數百人,僅餘一千多人,每曲剩兩百多人。田豫又緊急召集縣中大姓,抽調賓客徒附,又募民投軍,共得八九百人,補充進軍伍中。

正月初一晨,劉備親率陳祿等五曲士兵兩千人守南城,結果僅打退黃巾第一輪進攻,就損失數百人,主要由於新入軍士兵未經訓練,軍紀鬆弛,戰力低下,不但未能增加原軍戰力,反而因為擾亂陣型、不聽號令而降低戰力。八九百新兵死了一大半。

關羽、周衢守東城,張飛、謝榮守西城,各損失一兩百人,各剩餘七百多人。

城上守兵共兩千五百人,還多有傷者。城下黃巾軍可戰之兵仍有兩萬人,其中徐和一萬人,李獨耳六千人,司馬俱兩千人,巢集兩千人。

這城真能守住麼?劉備心中有些動搖,私下問田豫:“眾寡不敵,吾意當以儲存力量為上,無須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若泥於此城不去,城則難保,人又俱焚。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田豫道:“不然。漯陰之於劉公,正如關中之於高祖,河內之於光武,皆根本之地,不容有失,失則無立身之所、用武之地。如今看似黃巾兇頑,其勢已衰,當堅守與其相持。數九寒冬,凍人墮指,其豈能久陳兵於野外?且糧草也難以支援。以豫料之,不出三日,其必退兵。屆時我軍掩擊其後,破之必矣!請劉公勿得動搖,當堅持以待其敝!”

劉備喜道:“非君之言,吾將鑄下大錯。聽君之謀,吾又有何疑?必與蛾賊周旋到底。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於是振奮精神,巡行三面城頭,撫慰士兵,激勵士氣。眾人見劉備如此自信昂揚,人心漸定。田豫又去號召縣中大姓組織百姓運送守城用的巨石、滾木之類。葉家族長葉獻以身作則,親自動手搬運,周、劉、鄧幾家不得已也再次貢獻人力、物力,協助守城。

******

歷城南郊,趙雲力勸泰山兵軍司馬應舉:“歷城城高溝深,又有兩千黃巾賊眾堅守,我軍兵少,倉促難以攻下,不如繞過此城直奔漯陰,與劉校尉內外合擊,必可破賊!”

應舉二十八九歲,年紀雖輕,性子卻十分謹慎,或者說是保守,搖頭道:“若舍歷城北上,與徐和大軍野戰,一旦歷城賊與徐和夾擊我軍,如之奈何?歷城乃腹心之患,必須除之方可北上。”

趙雲力諫而不聽,退而對簡雍道:“應仲璦虎叔乃有犬侄乎?”

簡雍道:“別有用心爾。”

趙雲道:“簡君何意?”

簡雍道:“泰山兵豈能白白助我討賊?應德起只是想佔住歷城罷了。”

趙雲勃然大怒:“豎子何敢做此苟且事!吾入而殺之,並其兵,何如?”

簡雍搖頭道:“泰山兵素服應氏,一旦應舉被殺,勢必離散,既不能將兵救漯陰,又結泰山之仇。還不如任其留歷城遙為援兵之勢。”

趙雲道:“既如此,我當北上赴漯陰之戰。”

簡雍道:“吾當說服應舉借兵,趙君可統領北上,多建旗鼓,大張聲勢,以為疑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