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七章 求賢若渴(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求賢若渴(修) (1 / 2)

劉備知道在東光呆不太長時間,遂抓緊機會搜刮豪傑。

冀州九郡,渤海郡位於東北部,沿著冀州北部向西依次是河間國、中山國和常山國;向南平移一下,自東向西依次是清河國、安平國、鉅鹿郡和趙國;魏郡位於最南部,其首府鄴縣也是冀州的首府。公孫瓚軍隊所在的東光縣位於渤海南部,以東光縣為圓心,逆時針畫一個半徑為一百多里的圓圈,可依次把渤海、河間、安平、清河、平原五郡國圈住一部分。

渤海有賢人名苑康,字仲真,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檀敷和翟超合稱“八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已經早死。

河間國有一個人才,姓邢名顒字子昂,鄚縣人,跟張郃是同縣人,品行高潔,淡泊名利,後來歸於曹操,時人稱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鄚縣在河間北部,距離東光很遠,等等再考慮。

然後是安平國。劉備的生死之交牽招就是此郡的觀津縣人。

公元一七五年,盧植因病卸任九江太守,回鄉養病,並設塾教學。公孫瓚、劉備等皆列門下。牽招時年十三,也受其業師觀津縣儒生樂隱所遣,來盧植處遊學。劉備與牽招一見如故,相交默契,約為兄弟。盧植很快又被朝廷拜為廬江太守去平蠻人作亂,門下學生也便解散。劉備回家,牽招也回觀津縣繼續從樂隱學習。

公元一八四年,劉備跟隨校尉鄒靖討黃巾,路過觀津,又見了牽招一面,兄弟重逢,歡喜非常,又談及天下大亂,皆慷慨悲歌,有匡扶之志。情誼既厚,志向又同,兩人關係更加密切,成為刎頸之交。

公元一八九年,樂隱做了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牽招自覺學業還未完成,就跟著樂隱去了洛陽。後何進被宦官所殺,何進的部將吳匡懷疑何苗與宦官同謀,以至於害了何進性命,便攻殺何苗,樂隱也一同被殺。牽招與樂隱的學生史路等人冒著生命危險收斂了樂隱的遺體,送喪回鄉,路上遇到盜賊,史路等人全都逃散,盜賊欲劈開棺材,拿走上面的銅釘,牽招哭著懇求勿驚擾其師遺體。盜賊被他感化,放棄取釘,放牽招帶棺離開。牽招由此以忠義聞名。

劉備再世為人之前,一直沒有請牽招前來相助自己,主要是因為自己混得不如意,牽招有大才,自己卻蹉跎於貧瘠小縣,實無臉延請牽招。如今劉備職為別部司馬,掌軍一千,又心懷大計,迫不及待要請牽招來助。

觀津距離東光僅百里左右。劉備為別部司馬,已經有較大的自由度,與田楷打了個招呼後,帶著關羽、張飛、簡雍、田豫等十幾騎直奔觀津。劉備還記得牽招家在哪裡,很快找到。

一問之下大失所望,牽招剛剛被袁紹徵辟走了,據說是任督軍從事。劉備思得牽招不僅是他與自己私交好,也因為從《三國志》中讀到了牽招在歷史上的表現。牽招對付狄胡異族很有手腕,史書評價是“威風遠振。其治邊之稱,次於田豫,百姓追思之。”是一個難得的大才,可惜被袁紹搶先了。

牽招在袁紹處不得重用,沒有發揮什麼作用;袁紹死後,牽招隨袁尚,袁尚被曹操打得向北逃往中山國,牽招前往幷州遊說袁紹的外甥高幹與袁尚戮力同心,共抗曹操。果然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高幹非但不聽,反而要害牽招,牽招逃出,想回袁尚處而道路阻隔,權衡利弊之下投了曹操。想到牽招還要在袁紹手下蹉跎十來年,劉備就表示心中很不甘。

如果現在牽招賦閒在家,劉備有信心能夠將他說動跟自己走。但現在任袁紹的督軍從事,再說服他跟自己一個別部司馬走,就有點強人所難了。也許牽招會跟自己走,但肯定會經過艱難的心理鬥爭。但萬一牽招拒絕呢,兩人感情勢必出現裂縫。劉備不敢冒這個風險。那就暫時算了,如果自己在青州敢出一番名堂,再派人去請牽招也不遲。

先去看看能不能招到邢顒吧。

鄚縣位於河間國北部,距離東光二百多里,劉備準備好禮物,日夜兼程,趕到鄚縣,找到邢顒家中。邢家雖非世代簪纓,但也是縣中大姓,名氣不小,非常好找。邢顒三十多歲,身材高瘦,眉目清奇,很客氣地接待了劉備等人,等劉備說明意圖後,他又很客氣地拒絕道:“多謝劉君,可惜在下無意於仕途,前年郡中欲舉在下孝廉,已被在下拒絕,劉君且請回吧。”

劉備再三致意,邢顒只是平靜地拒絕,也沒有不耐煩的表情。田豫看不慣了,眉毛一揚,插言道:“天下擾亂,海內鼎沸,先生有大才卻不願出山,是棄民於水火也!何其忍也!”

這話說的很重,簡直是當面罵邢顒自私自利,殘忍冷血,不顧百姓。邢顒眉毛一豎,狠狠盯了田豫一會,田豫毫不迴避地瞪著他,良久,邢顒一拂衣袖,冷冷道:“送客!”轉身走入內間。

田豫還待再行激將之計,被劉備止住,劉備拱手朗聲道:“先生有所顧慮,備盡知之。備等且告辭。日後若有令先生一展才華之所,備再來請先生出山!”帶著眾人離開邢顒家。邢顒待他們走出院門,從內室出來,抬眼望天,良久嘆了一口氣。

回去路上,田豫評價道:“邢子昂雖負大名,但眼光短淺,只看當下,真是名不副實。”

劉備卻笑道:“這不怪他,我如今寄人籬下,身無尺寸之地,他有家有業,哪敢傾身相投?”

田豫撇撇嘴,道:“關君、張君、簡君還有小子,不都是如此麼?”

劉備哈哈大笑。

這一趟河間而行也並非沒有收穫,歸途中在河間國首府樂成歇腳時,聽人閒談,瞭解到一個叫做沐並的人。此人少孤苦,只單身一人,家中困窘,但志向高潔,性情剛直,雖然貧窮,詩書不輟。有人閒談到他的一個小故事,說是他去姐夫家看望姐姐,他姐姐憐惜他每日都吃不好,就給他殺了一隻雞,做飯給他吃,但他堅決不留下吃,不顧挽留離去,這人嘲笑道:“真是不識好歹的傢伙,活該挨餓受凍!”

劉備忙向這閒漢打聽沐並的家,閒漢看劉備一眾人衣著不凡、氣度森嚴,忙賠笑告知沐並家的方位。劉備聽他說得清楚,見他一臉懼色,也不強行拉他帶路,道謝後帶著眾人自行前往。一路打聽,很快找到沐並家。沐並家住“繁陽裡”,他的院子幾乎是全裡最破的,院牆殘破,用些籬笆勉強修補上,房屋也破爛不堪,一副隨時倒塌的樣子。沐並約莫二十多歲,身材瘦小枯乾,臉色蒼白,其貌不揚,穿一身單薄破舊但十分乾淨的衣服,正就著夕陽餘輝,在院子裡朗聲讀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