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醒醒,到指揮部了。”
老郭的聲音配合著吉普車剎車時出現的推背感,將徐雲從迷迷濛濛的狀態中拉回到了現實。
隨後他用力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
“阿哈.....”
駕駛座上的老郭也摘下了眼鏡,也不管手上乾不乾淨,直接用手背揉了揉眼睛,整個人同樣看起來有些疲憊。
沒辦法。
老郭也好,徐雲也罷,過去這些天他們基本上沒怎麼休息過。
兩週前的9月4號,組織上正式做出了將實驗原子彈從221基地運輸到試驗場地的決定。
針對一系列複雜的局面,為了確保核試驗的順利進行,組織上可謂了做足了各項準備。
在指示下達的次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保密工作的領導,總政保衛部成立了首次核試驗安全保衛保密聯合辦公室,下設秘書、保衛、保密和運輸4個組。
其中運輸組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核彈安全保密地運到試場區,直到裝上試爆塔並安全試爆。
這項任務聽起來簡單,但實際開展的時候卻困難重重。
全程不但要防止敵人的破壞、竊密,更重要的還有技術上的要求,如怎樣防止放射性外洩,如何將溫度、溼度、震動等保證在標準的安全係數範圍內?
而且,核彈製造廠離試驗基地數千公里,運輸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參與的工作人員心裡也沒底。
所以徐雲這個勉強了解核試驗的半桶油就被拉了壯丁,與老郭、陸光達等人配合著給這些工作人員制定了具體章程。
最終經過各部門全面衡量後,大家一致同意採取分裝運輸的方式運輸原子彈。
其中原子彈的關鍵核心部件鈾球和點火中子源以空運方式先期運送,這部分核心部件由二機部的二把手和九院的一位副院長親自護送,從西寧搭乘經過改裝的伊爾14運輸機飛往柱州馬蘭機場,在馬蘭機場解除安裝後直接裝上直升機,運往羅布泊核試驗場區。
原子彈中沒有核爆炸裝置的部分則透過火車運輸的方式走陸路,運輸的火車是一列特殊專列,各車箱都裝有通訊裝置,專列上所用煤都是用篩子篩過的,防止從煤礦帶出沒有爆響的雷管等爆炸物混在煤裡。
此外沿途列檢員用的鐵錘都改為特製的銅榔頭,防止敲打火車輪子時產生火花,專列沿途所有橫跨鐵路的高壓線,在列車透過前都要停電,以避免靜電引起意外事故,保證專列安全執行。
另外列車途經所有岔口全部鎖死,專列車廂標有“三角七”符號(紅三角形,裡邊寫個7字),鐵路人員一看就知道這是等級最高的軍用專列,但各站甚至鐵路指揮部卻都不知道專列所運為何物。
這還沒完呢,原子彈裝車時採取了“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超常規保衛措施:
外圍是221廠警衛團的官兵負責警戒,十步一崗、五步一哨,中間始終有帽子蜀黍、摩托車隊及騎兵隊持續巡邏,內層負責搬運產品的是經專門挑選的221廠工人和科技人員。
自發車起,徐雲和老郭就一直待在駕駛室。
為保證專列沿途絕對安全,運輸過程中鐵道沿線每隔25米就設有一名崗哨,另有解放軍戰士在鐵路沿線日夜巡邏,還在外圍部署了大量民兵。
專列經過的每個道口、站臺上都有專門的鐵路民警和地方公安保衛人員幾步一崗守衛著,經過的每個涵洞、每座橋樑都安排有專門警衛力量。
整個過程中考慮到毛熊人對於這一帶比較熟悉,兔子們還準備了另一列偽裝的運輸車,車上安排了大量的專家替身,甚至連徐雲都不例外——當然了,徐雲的替身比較容易,找個人往輪椅上一坐,然後用繃帶捆成木乃伊就行了......
徐雲等人一路上足足花費了七天時間,才將原子彈順利護送到了馬蘭基地。
期間他和老郭幾乎沒怎麼閉過眼,甚至專家組裡還有一位同志因為過度勞累突發心梗,好在搶救及時才保住了性命。
這種情況加上徐雲自身依舊還是個癱瘓狀態,他幾乎隔一段時間就得眯一會兒。
隨後在警衛員牟方東和老郭的協助下,徐雲順利下了車。
“友來同志,小徐!”
徐雲的輪椅剛一落地,邊上便迎面走來了幾道身影:
“辛苦了。”
徐雲原本還因為剛醒的緣故有點迷糊呢,見到此人後連忙挺直了身子:
“首長好!”
沒錯。
如今兔子們一窮二白,徐雲立下了驚世之功卻得不到任何酬勞,兔子們只能用人來表達誠意了。
“首長!”
就在徐雲和作家等人交談的同時,老郭也快步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