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頭、起爆藥、導彈飛行軌道、制導方式。
眼下核彈頭早就沒了問題,原子彈也好氫彈也罷,兔子們甚至可以很奢侈的進行二選一。
至於起爆藥.當初早在徐雲和陸光達去羅布泊的時候基地就已經搞出了CL20的樣品,這可是後世2023年都屬於第一梯隊的高爆炸藥,放在這年代的戰鬥部裡都有些超模了。
第三的導彈飛行軌道屬於核心中的核心,但問題兔子們的掛壁可不僅僅大於一個人——錢五師早在回國之前就設計出了乘波體結構
這個結構在之前擊落U2時的誅仙專案上就已經驗證過一次了,雖然飛行空間.或者說距離有限,但結構本身的可靠性沒有任何問題。
在解決以上三者之後,中遠端彈道導彈只剩下了最後一個環節,也就是.
制導方式。
說來也巧。
同樣是當初的誅仙專案裡,徐雲拿出了無線電近炸引信
雖然這玩意兒有些原始,但在錢五師設計出來的彈道自帶的慣性制導協助下,這種方式多少也夠用了。
換而言之.
在大於今天拿出氫彈小型化設計之前,兔子們其實已經具備了研發‘槍管’的能力。
想到這裡。
砰砰砰——
不少專家們的小心臟又開始跳了起來。
難怪.
難怪組織上會把陳懷瑾、沈忠芳等幾位通天代調去隴右進行導彈研發,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兒啊
接著很快。
一位坐在靠窗位置的中年男子舉起了手:
“廠長,我有一個問題。”
李覺見狀很是客氣的與他一點頭:
“有功同志,請說。”
這位中年男子叫做王有功,容貌和身材都很平凡,不過特殊的地方在於他的左眼帶著個類似海盜似的黑色眼罩——王有功目前負責的是流體實驗,他的眼睛就是在一次實驗事故中失明的。
如果說基地裡有誰的名字和貢獻最契合,那麼王有功顯然是其中之一。
隨後王有功從位置上站起身,對李覺問道:
“廠長,如果我們要做兩彈結合實驗的話,那麼戰鬥部的核彈頭數量幾個?當量多少?”
李覺先是看了眼臺下的錢五師,又把目光投向了王有功:
“核彈頭數量只有一個,當量大概17萬噸上下。”
“17萬噸”
王有功在心中飛快的盤算了一下數字,方才緩緩點了點頭:
“這倒還算合理。”
大於之前拿出的小型化氫彈當量是439.6萬噸,體積大概是3.7X1.5的橢圓形,在保證零部件結構的情況下將當量縮減到17萬噸,氫彈的體積差不多也能精簡到導彈的戰鬥部內。
接著王有功想了想,繼續問道:
“那麼廠長,這次兩彈結合實驗的目標射程是多遠?”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剛才說的是上千公里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