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後。
地堡之內。
“陸主任,你說啥?”
看著剛被手壓泵沖洗過一遍的陸光達,徐雲的臉上滿是愕然:
“你們在爆炸現場發現了一隻.活著的雞?會咯咯咯的那種?”
能夠讓徐雲近乎毀容的臉上露出如此明顯的驚訝,可見這個訊息有多麼驚人。
他對面的陸光達則用毛巾抹了把頭髮的水珠,同時肯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而且就在距離爆心一百米的P40飛機座艙裡發現的活體。”
徐雲頓時瞳孔一縮。
&nd聽到了啥?
距離實驗核彈一百米的機艙裡活下來了一隻雞?
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
這次實驗的‘坤小姐’雖然只有50克濃縮鈾,比起動輒幾千克的常規核彈要小好幾個數量級,但它的威力也是需要視情形而定的。
距離爆心一百米位置的區域.遭遇到的衝擊顯然不會小到哪兒去。
誠然。
坐艙內的那隻雞有P40飛機這個‘外殼’作為保護,單純的物理衝擊波或許有一定的可能性豁免——比如說飛機極其湊巧的以某個角度側翻云云。
這種情況在很多地震災害中也能偶爾得見,很多幸存者就是因為巧合的角度存活下來的,機率不高但也不至於特別離奇。
但問題是
實驗核彈爆炸產生的不僅僅是物理衝擊波,還有大量的核輻射呢。
遠距離的目標遭遇核輻射後或許可以撐個一段時間,但爆心一百米處的公雞卻幾乎沒有多少存活的機會。
因為這種距離之下,伽馬射線之類的高能射線會直接破壞動物的體內組織,導致生命活動不能維持。
具體原理則是超高的能量破壞了有機高分子內部的化學鍵,造成蛋白質變異,破壞遺傳基因,使得細胞失去再生能力。
組織失去了新陳代謝的能力,自然就壞死了。
一般情況下。
每小時10000倫琴的輻射照射一分鐘,便足以令人體死亡——雞的當量還要更低一些。
這種死亡時間通常不會超過五分鐘,可陸光達從清點人手到出發、抵達爆心處搜尋、重新返回地堡.這些零零散散的時間加在一起,最少也都接近兩個小時了。
這顯然是個不太正常的現象。
想到這裡。
徐雲不由抬起頭看向了陸光達,對他問道:
“陸主任,那隻雞在哪裡?”
陸光達聞言指了指隔壁:
“在地堡的觀察室呢。”
早先提及過。
這處地堡的使命就是為了觀察、統計小規模核試驗的各種結果,因此內部除了指揮室、休息室之外,還準備一些特別的屋子。
例如指揮室邊上便是一間倉庫,內部存放有可以供三十人食用一週的糧食。
另外還設立有用於臨時治療輻射病症的急救室,以及暫時安置核試驗樣本的觀察室。
其中觀察室的位置最為偏僻,牆體的厚度和放輻射的規格也是一眾地下室中最高的——沒有之一的那種。
隨後在老郭的帶領下。
徐雲很快穿著防護服被推到了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