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喬彩虹回職工醫院和林宇做了個報備,回來時還帶了個小藥箱,箱子裡裝著一些藥品和徐雲午餐要喝的驢毛湯,匯合後三人便出發了。
十多分鐘後。
老郭帶著徐雲和喬彩虹二人從職工列車上走下,抵達了二分廠的一處空地。
這處空地徐雲倒並不算陌生,當初他還是七分熟的時候就是從這兒被老郭帶進基地的,如今一轉三分熟了。
這裡也是整個221基地與外界連通的一處重要節點,各種不需要火車運輸的物資基本上都是從這兒被運進的基地。
只見此時此刻。
這處空地上赫然停著十二三輛的軍綠色運輸車,每輛車上都有一些青工在邊交流邊忙活著什麼:
“十七....十八....十九.....咦,俺們四組的漁網少了一副!哪位同志有看見的四組編號的漁網嗎?”
“三哥,我這兒有副多出來的,你看看這是不是你們組的?”
“勞駕丟過來我瞅瞅......沒錯,就是我們組的,謝了您叻!”
“宋副處長,六組物資點數完畢,魚叉斷了一把!”
“小陳,你去再和氣象指揮處的同志聯絡一遍,最後確認一次氣象情況!”
看著熱熱鬧鬧的現場以及各式各樣的漁網,剛抵達空地的徐雲不由有些發愣。
我去,這啥情況?
原先他以為老郭所說的釣魚,只是去海晏縣附近的某條河邊甩兩杆罷了,可看現在這架勢.....
驀然,徐雲忽然想到了什麼,轉頭對老郭問道:
“郭工,咱們這是....打算去青海湖捕魚?”
“唔?”
老郭對於徐雲能夠這麼快就猜到答桉略微有些意外,不過還是肯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按照廠裡的計劃,咱們的漁業隊今天準備去湖裡打魚,所以我就想著跟去湊湊熱鬧。”
“青海湖離咱們這兒只有四十多公里,坐車沒一會兒就到了——不過漁業隊的同志做的大船,會在湖上待三到四天,咱們坐的是小船,當天去當天就能回來。”
“怎麼,小韓,你聽人說過漁業隊的事兒?”
“沒有。”
徐雲很實誠的搖了搖頭,指著面前的運輸車解釋道:
“郭工,我是看到這些車子才反應過來的——畢竟這麼大的架勢顯然是準備大規模捕魚,不可能跑到什麼小河小溪邊湊熱鬧,那麼咱們周圍符合條件的就只有一個青海湖了。”
說這話的時候,徐雲也在心中飛快的回憶起了221基地漁業隊的事兒。
漁業隊和畜牧隊一樣,都是屬於221基地為了保證職工食物攝入組建的副業隊。
而漁業隊打魚的地點,自然就是在青海湖上了。
會搜尋百度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青海湖的湖面海拔3260米,面積4583平方公里,周長360公里,平均水深約19.15米,最深32.9米,烈日炎炎的盛夏平均氣溫15c左右,是我國內陸最大的鹹水湖。
這種面積的湖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魚類存活,漁業資源之多在國內的內陸湖中妥妥坐二望一。
不過漁業隊最早的打魚方式有些東北化,就是冬天在冰面上挖個洞然後釣魚,但這種方式效率太低了,便開始用小木船和攔網開始網魚。
如果徐雲沒記錯的話。
基地現在在青海湖的某處應該已經建了一處船塢,每次打魚的時候都是基地這邊發空車和副業隊員,抵達船塢後開船下水,然後有了魚獲再用運輸車裝回來。
每次出湖打魚,漁業隊大概能有好幾萬斤的魚獲,基地人均一週可以吃到一條魚。
漁業隊的事兒在後世央視拍攝的紀錄片裡也有提及,不過實際上當時的條件要比記錄片描述的更加惡劣。
例如紀錄片只選取了臨冬季節的捕魚情況進行介紹,但其實漁業隊打魚的季節幾乎覆蓋了全年各個階段。
在夏天天氣酷熱的時候,打上來的魚經過運輸,回到基地的時候其實已經極其惡臭了.....
但這些發臭的魚副業隊又不捨得丟,最終都被副業隊的同志忍著發臭發腐進行了自主消化。
有不少副業隊的成員因此患上了嚴重的腸胃疾病,生命危險倒不至於,但卻一直被病痛折磨了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