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對吧?”
聽到好友口中說出的這句話。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有些頹廢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沒錯,泰坦尼克號,這是一部永恆的經典,足以封神。”
“佩德羅,那你還記得我最喜歡電影裡的誰嗎?”
安吉·佩德羅點點頭,沒怎麼猶豫便報出了一個名字:
“華來士·哈特利。”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聞言深吸一口氣,眼中浮現出了一絲感慨:
“是啊,華來士·哈特利.......”
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上映於1997年,在電影播出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有掀起了空前的熱度。
許多觀眾都被男女主角的戀情所感動,或者被小李子的顏值所征服。
但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最喜歡的角色卻並非主角,而是華來士·哈特利。
也就是那位泰坦尼克號上樂隊的領隊。
在泰坦尼克號剛剛出事的時候。
樂隊在船長的指示下,在甲板上演奏讚美詩。
目的是為了儘量安撫乘客的情緒,避免過度恐慌。
眼看著船體傾斜得越來越嚴重,身為樂隊領隊的華來士·哈特利不得不解散樂隊,讓他們各自逃命。
而他自己則選擇留在原地,繼續演奏那首著名的《更近我主》。
在其他人如熱鍋上螞蟻,爭先恐後逃生時。
華來士·哈特利卻仍從容地在甲板上弦歌不輟,至死方休。
樂隊其他成員聽到隊長的琴聲,也紛紛調轉回來,重新加入演奏——順帶一提,華來士·哈特利在1912的真實沉船事件中就是這樣做的。
現如今的南安普頓以及澳大利亞broken l兩地,都設立有泰坦尼克音樂家紀念碑。
華來士·哈特利的那場終末演奏,是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最喜歡的場景。
而此時此刻,他忽然發現.......
其實liner實驗室....或者說所有參會的機構,此時都身處於一艘高能物理的泰坦尼克號上。
面對中科院這座冰山、這片大洋。
諸多機構有關暗物質的研究,已經無限接近了沉沒倒計時。
想到這裡。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忽然看向了安吉·佩德羅,問道:
“加布裡埃爾,願意幫我個忙嗎?”
安吉·佩德羅眉頭一掀,對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問道:
“什麼忙?”
“和我一起....演奏這沉船前的最後一首曲子。”
“.......說人話。”
“我想讓liner實驗室,成為第一個得出最終複驗結果的機構。”
安吉·佩德羅看了好友兩秒鐘,主動伸出了手:
“榮幸之至。”
........
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