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幾位教授,冒昧請教一下,這個表示式有什麼意義嗎?”
斯托克斯這才想起來現場有幾個鮮為人來著,便轉過頭,對威廉·惠威爾解釋道:
“惠威爾先生,您是哲學領域的權威,所以在自然科學的專業知識上可能存在一些.唔,壁壘。”
說著他一指徐雲早先推匯出的經典波動方程,繼續道:
“首先我們知道,羅峰同學或者說肥魚先生,他推匯出的這個經典波動方程,在數學上是絕對成立的。”
“也就是符合這個數學公式的地方,就一定有波存在。”
徐雲聞言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沒有糾正斯托克斯的錯誤——畢竟這時候大家都還不知道量子概念來著。
此時斯托克斯又說道:
“接著羅峰同學引入了電場和磁場的概念,經過計算後表示式依舊成立,您想想這說明了什麼?”
威廉·惠威爾微微一愣,有些理解斯托克斯的意思了:
“也就是說,電磁和磁場中都有波?”
一旁的法拉第這時候也喘勻了氣息,沉重的點了點頭,補充說道:
“準確來說,應該是在數學上驗證了電場、磁場都以波動的形式在空間中傳播,場記憶體在一種從未被發現的波”
“從未被發現”
說道最後。
法拉第的語氣近乎喃喃。
到了現在,他現在算是聽懂徐雲所說的那句“封印解除”的意思了:
自己研究了數十年的電磁場中,居然存在一種未知的波!
如此重要的東西,自己此前居然一無所知.
看著表情陰晴不定的法拉第,徐雲的心中也不由有些感慨。
他在上高中的時候,曾經偶然讀過一篇文章。
文章的名字叫做《法拉第的遺憾》。
當然了。
這篇文章倒不是發表在《讀者》或者《意林》上的雞湯。
而是連載在徐雲讀書時常見的、一種叫做學習報上的小短文。
那種報紙一學期大概五十多塊錢,其中版面的90%都是各類題目,不過邊角處有些時候會刊印一些文章。
這種學習報和另一種叫《時事》的書籍,算是徐雲讀書那會兒為數不多可以接觸到社會面新聞的渠道。
也不知道小二十年過去,這些東西還存不存在。
總而言之。
在《法拉第的遺憾》中。
筆者稱法拉第因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語文水平很低,他寫的論文晦澀難懂。
所以他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震動。
小麥則受過優秀的教育,所以歸納總結出了電磁波。
文章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最後寫了一句總結:
【中、小學是學知識、打基礎的時期,應該學好各門功課。其中語文課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課、工具課,輕視不得,千萬不能重蹈法拉第的遺憾】。
徐雲當時還沒啥想法,畢竟那時候他才高中,對法拉第的具體生平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