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點點頭:
“吃過了。”
隨後陸朝陽看了眼遠方的天空,又看了眼身邊的徐雲,忽然說道:
“小徐,這次多謝你了。”
“?”
聽到陸朝陽這番沒頭沒尾的話,徐雲臉上冒出了一個問號。
接著他正準備詢問詳情,但話未出口之際,腦海中驟然劃過了一道明悟。
莫非是.
只見他猶豫片刻,試探著問道:
“陸教授,你這是要.戴帽了?”
陸朝陽低調的擺了擺手,嘴角卻揚起了一絲抑制不住的笑容:
“一切還沒有具體的定論,只是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機率要比之前大上很多。”
隨後他頓了頓,補充了一句:
“如果孤點粒子真的是標準的冷暗物質,那麼多半就沒跑了。”
徐雲頓時眉頭一掀。
按照陸朝陽平日裡的性格,他幾乎不可能會說出這種篤定的話——這位可是《science》期刊到了Payment環節都敢說沒過稿的老苟逼呢
由此可見,此時陸朝陽的內心遠遠沒有他表面上那麼平靜。
畢竟
那可是帶帽啊!
這裡的帶帽可不是指牛頭人綠帽子啥的,而是指傳說中的院士帽。
早先提及過。
整個孤點例子專案中,實際貢獻最高的就是潘院士和趙政國,其次是徐雲。
再往後的第四人,便是陸朝陽。
無論是孤點粒子發現的那次實驗現場,還是後來的基態研究,陸朝陽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雖然他的貢獻不一定比徐雲高,但他的基礎卻要比徐雲夯實很多。
職務方面是科大教授、博導,科大魔都研究院院長。
榮譽方面有青年五四獎章、菲涅爾獎、阿道夫隆獎章獲得者。
論文則有《自然》和《科學》9篇、《自然》子刊11篇.
在這種基礎上。
如果再加上孤點粒子的貢獻,陸朝陽的院士帽確實可以說穩的不行了。
想到這裡。
徐雲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了一句話: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