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孤點粒子高度疑似暗物質後。
徐雲和陸朝陽不敢怠慢,立刻趕向了潘院士所在的實驗室。
至於其他專案組成員嘛
徐雲並沒有限制他們的自由。
這倒不是說徐雲多信任他們,而是因為孤點粒子想要複驗出來,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事兒。
假設——假設哈,專案組裡真的有人想把這個訊息傳出去以獲私利。
他或者她能做的,也頂多就是巴拉幾句科大發現了暗物質之類的話云云。
具體的實驗程式碼,以及真正的核心資料.比如說那條粒子軌道,徐雲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所以他壓根就不擔心有人會把風聲傳出去,即便是發朋友圈吹牛也不可能——這種行為且不說外界有多少人會信,關鍵是一旦被鎖定身份,今後所有的榮譽都註定和自己無關了。
能夠進入專案組的這些人都很聰明,也許待人接物上的情商有些欠缺,但基本的判斷力還是有的。
所以資訊保密這塊,徐雲和陸朝陽確實都不怎麼擔心。
潘院士和趙政國專案組的實驗室不在同輻中心內,而是位於西區的反場聚變KTX實驗室附近,這個實驗室有個很好聽的名字:
逐陽。
因為這實驗室成立的早期目的,就是對太陽的諸多高能粒子進行觀測研究。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
逐陽實驗室的第一任實驗室主任,叫做陳夸父
不過05年的時候逐陽實驗室進行了改制加升級,不再設有直管主任,而是按需分配。
半個小時後。
徐雲和陸朝陽踩著腳踏車,氣喘吁吁的趕到了逐陽實驗室入口。
陸朝陽作為科大的正職教授,自身擁有著高許可權的訪客碼,可以出入絕大部分割槽域。
加之潘院士此前已經打過了招呼,因此在經過簡單的身份核驗後,徐雲和陸朝陽便被放入了實驗室。
逐陽實驗室是標準的粒子物理實驗室,各種裝置都埋下了地底下。
所以和同輻實驗中心那邊一樣,逐陽實驗室地表上的面積不算大。
整個實驗室位於地表上的建築主體只有三層,其中還包括了休息室和小型會議室,實驗區域更是隻有一層。
不過就是這區區一層、佔地面積只有五十平米不到的實驗區域,畫風上卻可以滿足幾乎所有科幻迷的幻想:
區域的一側是一排分成五個螢幕的主控臺,密密麻麻的各色按鈕一看就知道屬於髮際線強者才可觸碰的領域。
而主控臺的後方,則立著一塊六層的複合玻璃。
玻璃再後方則是上百條粗細各異的銀白色精密束流管,配合實驗室的冷色調,透著濃濃的科幻氣息。
而徐雲和陸朝陽進入實驗區域的時候。
潘院士正和趙政國坐在對著的兩把椅子上,低頭在討論著什麼。
陸朝陽作為徐雲的師兄,見狀便主動上前一步,恭敬道:
“老師,我們來了。”
“哦,小陸和小徐來了啊。”
潘院士聞言朝他們點頭致意,又指了指身邊的兩把椅子:
“行,都先坐下來吧。”
徐雲和陸朝陽乖乖照做。
落座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