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引力子理論上也會參加電磁相互作用,另外由於它的自旋為2,在場論中涉及到了極限能標,顯然是不符合如今的實驗條件的。
那麼這份報告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要強調的一點是
這四個群在實際情況中是可以共存的,也就是某個微粒同時具備參與多個作用的情況。
舉個不太恰當但比較好理解的例子:
一個被讀者老爺吊起來的作者君,繩子和他有著電磁相互作用,地心引力和他有著引力相互作用,他體內的小宇宙也有著弱相互作用.
因此這四種群在檢測某些微粒特性的時候,一般在報告上展現的都是某個欄目作用效果強或者弱,而非為0。
比如某個粒子在U1群.也就是電磁互作用過程中的程度比較弱,就會被用【】來表示。
強則是【+】。
如果不會發生對應的行為,那麼就是【X】。
目前的所有粒子都會參加引力相互作用,因此引力相互作用下屬也就是SL(2,C群下方,只會存在【】或者【+】。
而強力和弱力呢,則偶爾能見到【X】。
比如說輕子。
而U1群,也就是電磁相互作用的那欄,只有一個粒子會出現【X】。
那就是中微子。
而就在今天。
徐雲他們的面前,出現了另一個全新的U1群【X】粒子。
更關鍵的是.
孤點粒子,它的運動方式是‘閃爍’。
也就是說它的動能,要遠小於對應的靜能——這句話當初曾經用胖子跑100米解釋過。
在這種基礎上。
孤點粒子還具備電中性、不存在靜質量定義.也就是在微觀世界裡面沒有實體所以只參加引力相互作用的特性.
在目前的科學界,這種粒子或者說物質,有一個特殊的專屬稱呼。
想到這裡。
咕嚕——
徐雲嚥了口唾沫,震撼的看向了陸朝陽:
“所以.陸教授,我們發現了一種.暗物質?”
陸朝陽深吸一口氣,用力點了點頭:
“沒錯,根據老師那邊的結果來看,機率無限接近百分之百。”
徐雲怔怔的看著手中的這份檔案,過了許久,一屁股坐回了位置上。
是啊
自己早就應該想到的。
一個無法被探測的微粒,不正是符合暗物質的定義嗎?
暗物質。
這是一個傳播度很廣,但很多人對它一知半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