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繁殖產出的驢身形大多瘦小,並且普遍患有先天器官衰竭,極其容易夭折。
雖然透過人工干預的近親繁殖,有機會篩選出毛髮旺盛的本土驢個體。
但從生命角度上來說,這其實並不友好。
徐雲不是那種特別有聖母心的人,但他也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至少讓他為了毛髮而培育出一堆一兩年就夭折的本土驢,這種事兒確實不太地道。
眼下他手上只有一頭驢兄和七頭本土母驢,後代無論性別如何,近親繁殖基本上是必然結果。
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他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至少要對得起和自己從北宋副本回來的驢兄吧?
好歹也算是患難與共過呢.
面對徐雲的疑問,周善的臉上很快揚起了一絲笑容:
“小徐,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目前我們的本土驢樣本只有一頭公驢,所以可以預見的是,近親繁殖是一件大機率會發生的事情——除非找到另一頭本土公驢。”
“可如今連鄭理事長的人脈都只能找到這六頭母驢,本土公驢存在的可能性就不太高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把精力投放到如何中和本土驢近親繁殖帶來的弊端,也就是功能基因重組這方面上去。”
“功能基因重組嗎”
徐雲摸了摸下巴,虛心請教道:
“周院士,這個方向我不太瞭解,您能說說動物功能基因重組的成功率怎麼樣嗎?”
周善輕輕搖了頭,臉色談不上凝重,但也不怎麼輕鬆:
“說實話,成功率不太高。”
“目前針對動物近親繁殖的功能基因重組技術相對比較侷限,運用比較多的就是在Cas9的區段上做些定點處理,但依舊會出現器官衰竭的情況。”
“這點其實從新聞上也能看出來一二——如果技術成熟的話,很多諸如獅虎獸之類的動物就有全新的未來了,相關新聞必然會很有熱度。”
說著周善頓了頓,在徐雲開口之前又繼續道:
“不過有個好訊息是,不久前這方面出現了一些突破的跡象——雖然不明顯,但確實很有前景。”
“nature上有篇叫做《Inherent&nosaicism and&nutation of acentas》的文章表示,人體的很多基因異常會被胎盤‘收編’,留下正常的繼續前行。”
“驢這種生物同樣擁有胎盤,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覺得或許有機會取得一些突破。”
“反正離小驢出生還有一年左右,小驢到性成熟期也要半年以上,咱們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
徐雲贊同的點了點頭。
正如周善所說。
相較於其他情況,功能基因重組這塊的時間限制倒沒那麼緊張。
“對了。”
說道基因重組,周善又一拍腦門,記起什麼:
“小徐,差點忘了一件事——我們針對本土驢研發的增毛劑差不多也快搞出來了,剛好可以配套著這六頭母驢一起實驗。”
“增毛劑?”
徐雲聞言愣了幾秒鐘,旋即便瞪大了眼睛:
“周院士,您說的是真的?”
周善點點頭,對著幾頭母驢比劃了幾下,解釋道:
“嗯,我們透過對本土驢毛髮的分析,發現它的毛囊對提取自獐牙菜內的齊墩果酸非常敏感。”
&ng/ml齊墩果酸,便可以在模擬狀態下加快17.6%的毛髮生長速度。”
“另外根據我們的研究,DHT對驢毛囊的侵害效果也很高。”
“所以我們嘗試了RU58841作為AR結合劑,避免DHT侵入毛囊細胞——這部分實驗的物件主要是雜交驢和巴基斯坦驢,不過效果同樣喜人。”
“因此等這次驢兄送過來以後,我準備先讓它試試這兩款增毛劑,有效的話就普及到所以本土驢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