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路了——一個個見面就要訓我,我還待在那邊幹嘛?”
徐雲將蘋果接過,放在嘴邊啃了一口,一邊咀嚼一邊問道:
“這倒也是...話說今天來了多少壓力老子?”
艾維琳對徐雲口中冒出的這些詞早已見怪不怪,聞言看向了停車場,輕輕抖了抖眉毛:
“沒去數,最少四五十個吧,喏,看到那個人了沒?”
徐雲順勢望去。
只見距離他們幾十米開外,此時正有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被扶著從馬車上走下。
馬車的邊上則站著另一位笑容中帶著一絲尊敬的中年男子,此人徐雲倒也認識,是和威廉·惠威爾同一級別的國王學院院長。
“豁兒,這規格還挺高啊。“
徐雲又啃了一口蘋果,饒有興趣的打量這個中年人:
“看來是個大佬?”
艾維琳輕輕點了點頭:
“嗯,他叫克里斯蒂安·多普勒,當初我逃課的時候就屬他罵的最狠了。”
徐雲微微一愣。
克里斯蒂安·多普勒?
好傢伙,這還真是個大佬來著。
多普勒屬於典型的產出少但貢獻大的科學家,最有名的成就足以是.......
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這個名詞許多人可能不太懂它的內容,但一定在某些時候聽說過它。
它的主要內容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一句話:
物體輻射的波長會因為波源和觀測者的相對運動而產生變化。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是一個在宏觀和微觀都成立的現象。
例如當一輛救護車迎面駛來的時候,聽到的聲音比原來高,而車離去的時候聲音比原來低,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而在原先歷史中。
由於研究方向同樣為光學和天文學的緣故,多普勒一直都是個純度很高的牛頓小迷弟。
例如他在給他老婆的信中曾經寫過一句話:
“雖然這輩子我愛的是你,但如果我出生在牛頓的那個年代,我願意為他改變我的X取向。”
因此在這個副本中。
多普勒對艾維琳的態度上有些黑化,倒也不足為奇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
徐雲將蘋果當成瓜,一邊啃一邊認識了不少長期針對艾維琳的壓力老子:
“那是大衛·布儒斯特....布儒斯特角的命名人.....”
“那個看起來很快樂的叫做威爾希爾·肯尼迪(真人)....羅峰你為啥盯著人家的腦袋去看?”
“那是讓·巴蒂斯特·畢奧,高盧人,雲母光學性質就是他發現的......”
艾維琳洋洋灑灑的介紹了不少‘仇人’,其中有一些科學界大佬,也有一些名聲不大的當代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