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比格·艾斯介紹。
此人叫做田才明,字博論,父母都是在歐洲做生意的商人。
他從小在羅切斯特長大,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英國曆史第七悠久的思克萊德大學。
畢業後的田才明進入了英國政壇,屬於英國先進華人界中的一顆新星。
他目前雖然還沒有進入下議院的資格,但已經在去年成為了羅切斯特市議會的一名議員,未來可期。
市議會屬於英國地區議會的體系組成部分,最高的是大倫敦市議會、其次是單一市議會、市議會、郡議會等等。
即便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華人能夠進入英國市議會的例子也並不多。
零零散散也就那麼些人而已。
因此很明顯。
田才明能夠進入羅切斯特市議會,必然是因為抱住了某個派系的大腿。
要麼是做白手套,要麼是做代言人或者發聲筒。
這一次田才明在接待團隊中的職位是參議顧問,比起徐雲這麼個外包工要正規許多。
他不但可以直接和總負責人拉德霍·卡普蘭進行交流,甚至還能提出一些建議。
另外令徐雲印象較深的一點則是在全體成員見面時,對方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善。
當然了。
這裡的‘不善’自然不是認出自己身份的意思,而是帶著一股審視和壓迫。
看得出來,對方似乎不太歡迎自己的出現。
也許是擔心自己以同為東方人的藉口舔著臉去拉關係?
畢竟自己目前的知名度僅限於劍橋大學的科研圈內,在田才明這種走政治線的人眼中,基本上和身穿白板無異。
而就在徐雲腦補之際。
不知為何。
原本有些沉寂的涼棚內忽然出現了一些低語聲,氣氛逐漸活絡了起來。
接著很快。
比格·艾斯一指某個方向,對他說道:
“羅峰先生,快看,伱的老鄉們到了。”
徐雲聞言先是一愣,回過神後連忙朝那個方位看去。
接待團涼棚所在的位置位於後世的倫敦塔橋附近,毗鄰泰晤士河,河道寬度足足有229米。
只見此時此刻。
河流南面的入口處,正有一艘與歐洲船舶外形有些不同的三桅木帆船在緩緩朝此行來。
這艘船全長近50米,寬約15米,吃水深度大概五六米的樣子。
船體最前方掛著一面黃色的旗幟,上書一個字:
清。
上輩子在北洋水師服役過的同學應該知道。
清朝水軍的第一面‘軍旗’叫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不過它要到1888年才會被選定為北洋水師的軍旗。
這年頭在國際上,清朝的登場方式一般都有些普通。
也就是徐雲看到的這般,一面黃旗上刻個‘清’字,掛在船頭隨風搖曳。
簡簡單單,沒啥吸引人的特點。
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