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藝活?
聽到徐雲的口中冒出的這個詞。
會議室內頓時一靜。
臺下的眾多男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嘴角同時揚起了一絲心照不宣的笑意。
懂得都懂.jpg。
眼見現場似乎有向針線活交流會發展的趨勢,徐雲連忙輕咳一聲,打斷了眾人向外飛散的思緒:
“咳咳....各位同學,可能是我表述方面有所欠缺,這裡重新宣告一下。”
“我所說的手藝活不是捂槍挊棒,它指的是手工打磨金屬材料的意思。”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
徐雲總覺得自己這番話說完後,臺下隱隱傳來了幾道有些失望的嘆息聲。
其中拉爾夫·艾什利的聲音似乎最明顯?
隨後他搖了搖頭,調整了一番呼吸。
將心態擺正,繼續說道:
“各位同學,現在請把注意力放回我們原先的那句話上——光雖然高度疑似具備波粒二象性,但它在特定情形下的性質必然是固定的。”
“大家都知道,符合這句話的情景有很多,甚至當初牛頓爵士和肥魚先生所作的稜鏡色散實驗也是如此。”
臺下有不少社員跟著點了點頭。
徐雲說的內容在如今這個時代,屬於標準到不能再標準的常識:
某某實驗之所以能證明光的某種性質,就是因為光在實驗中表現出了對應的屬性。
別看上面這句話看起來像是廢話。
當某個概念在邏輯上趨近於廢話的時候,同樣代表著這個概念的普適性...或者說覆蓋面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高度。
而徐雲接下要做的,就是讓這句話構建成的‘廢話邏輯’徹底被摧毀。
隨後他另取了一塊黑板,在上面畫了個小點。
依舊標註上光源。
同時在光源右側再畫了個從左往右的箭頭,代表著光路方向是從左射到右。
接著轉過身,看向臺下眾人,問道:
“各位同學,誰能簡單的描述一下光的雙縫干涉實驗?”
這一次臺下舉起的手就多了,一眼掃過去大概有十幾只。
徐雲簡單環視了一圈,隨意點了點其中一位有些謝頂的男生,說道:
“這位同學,就請你來說說吧。”
謝頂男生站起身,很是紳士的朝周圍同學微微彎腰示意,而後才道:
“眾所周知,在牛頓爵士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之後,物理學界雖然在理論角度將其視為真理,但卻在波動性和粒子性的比例分配方面產生了爭議。”
“有些人認為光的兩種性質對半分,表現的情景數量應該各佔50%。”
“有些人則認為光雖然具備二象性,但二者並非五五開,而是以某種性質為主導。”
“後者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分成了波動多數派和微粒多數派,也叫波黨和粒黨。”
徐雲輕輕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