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三百章 魚:我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6.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章 魚:我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6.4K) (4 / 6)

“你們看。”

法拉第等人順勢看去。

只見此時此刻。

被高斯切開的鰻魚腹部上,某片本該呈現粉嫩狀的魚肉上,赫然有少許部分變成了黑色!

接著高斯又拿著刀將魚肉一挑,露出了下方的魚肝。

一般來說。

一條鰻魚體內會有一副肝臟和膽囊,其中膽囊可以入藥,肝臟則不建議食用。

新鮮的鰻魚肝臟呈現的是藏青色,一種位於藍色和黑色之間的過渡色彩。

但此時此刻。

高斯等人眼前的這副肝臟上,大於有三分之一的部位已經變成了......

淺黃色。

隨後法拉第試著上手摸了兩下,方才試探性的對高斯道:

“內部的蛋白質和脂肪變質了?”

高斯面色凝重的脫下手套,擰開水龍頭衝了衝手,同時答道:

“沒錯,如果我沒猜錯,那道神秘射線應該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若是被它照射太久,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都很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變性。”

“還好我們沒有心急,先拿這條鰻魚上去試了試,要是你我親自上場,恐怕人體都會受到某些不可逆的傷害。”

說來也巧。

鰻魚此時的神經細胞還沒完全死亡,忽然撲稜了兩下尾巴,把眾人嚇了一跳。

而在高斯沒注意到的角落,徐雲也跟著點了點頭。

蛋白質的概念在1838年已經由荷蘭科學家格里特提出,法拉第知道變性這個概念倒並不怎麼令人意外。

而眾所周知。

X射線、紫外線這些光線的能量很大,長期照射之下,很容易便會對脂肪以及蛋白質產生破壞。

在徐雲來的後世,有些人很喜歡養獵奇的動物。

比如說長度二十厘米的紅龍蜈蚣、以及巴掌差不多大的蜘蛛等等。

甚至杜比亞、櫻桃這些蟑螂都有人養......

還有一些人則喜歡養螞蟻,例如原生、黃瓊、小曰本等等。

而鑑定蟻后是否生出活卵的一種方法,便是關閉燈光,拿著紫外線燈對蟲卵照上幾秒鐘。

蟲卵的蛋白質對於紫外線極其敏感,很快便會產生蠕動,由此便可以分辨出蟲卵的活性。

這也是高能射線對於蛋白質特性的直觀證據之一。

而鰻魚呢,則是一種典型的高蛋白質魚類。

平均來說,每100克鰻魚便含有18.6克的優質蛋白質。

另外,鰻魚的肝臟中也含有大量的脂肪——後世有種保健品叫做魚肝油,這東西就是從魚類肝臟中提出的一種脂肪油。

雖然後世提煉魚肝油的魚類大多是鱈魚,但鰻魚肝臟中的脂肪量同樣也不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