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
下薩克森州東南部。
哥廷根。
雨後的陽光格外明媚,一道彩虹橫在蔚藍的天空上,空氣清新中帶著一絲甘甜。
哥廷根是德國當之無愧的學術之都,一座平均學歷最高的城市。
在2022年。
這座只有13萬人的小城裡,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
46名諾貝爾獎得主,或在此讀過書,或在此教過學。
縱觀全球,你都很難找出第二個與之類似的城市。
此時此刻。
哥廷根大學的東南部,靠近亞羅米公園的一間小屋前。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正悠然靠在椅子上,饒有興致的翻閱著某本書。
書頁的封面赫然寫著一個標題:
《電學實驗研究》(第二卷),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社印刷出版。
另外,標題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
作者:邁克爾·法拉第。
「......物質可以是非磁性的,只不過電感應和電解過程證明,電力在能量上具有巨大的優勢,它們可以像磁力那樣產生作用。」
「......綜上所述,抗磁體會排斥磁力線或者會使磁力線分散,而順磁體則會吸引磁力線或者使磁力線集中。」
「以上便為《電學實驗研究》第二卷的全部內容,第三卷預計將在三年內釋出,明信片、刀片、口球均可寄到薩里漢普頓宮的恩典之屋......」
看完這一段話。
啪——
已經第三十七次重刷這部作品的老者重重將書頁一合,一把將它拍到了身邊的小圓桌上。
原本津津有味的表情瞬間一變,咒罵道:
「明明說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說好的更新一直在拖!」
「上一章還特麼搞了個斷章,法拉第,Verdate
hei?e!」
一旁的助理看著發火的小老頭,表情無奈而又好笑。
面前的這個小老頭作為哥廷根數學學派的創始人,一己之力將哥廷根打造成了近代數學的發源地,在德國乃至歐洲都名聲頗大。
縱觀歐洲學術界。
如今能讓小老頭抓狂而又無奈的人,有且只有一位。
那就是邁克爾·法拉第。
那位當代物理學第一人從1839年寫下了《電學實驗研究》的第一個字,到現在整整11年過去,卻只更新了兩卷內容。
偏偏那位還是滾刀肉,說啥都不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