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病逝的訊息來的極其突然。
除了個別知情人士外,絕大多數人都未曾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這個訊息猶如一場傾盆大雨一般。
為這個本該如同夏日般酷熱的大宋都城,帶來了一絲生活上的涼意。
比如最熱鬧的御街上不少店鋪關起了門。
朱雀門外檢查往來計程車卒數量卻增加了不少。
表情肅殺,不苟言笑。
本該熱熱鬧鬧的汴京夜市也驟然清冷了下來,由宵禁取而代之,畫舫酒肆一律不準開張。
張三還告訴徐雲。
原先計劃在五天後開始的另一場蹴鞠比賽,也被動性的無限延期了。
整個汴京不準屠宰牲畜、不準婚嫁。
京內各寺院還得累計鳴鐘一萬次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
向太后下葬前的這兩個月裡,整個汴京城的財政收入最少要虧損七成以上……
而更令人感到壓抑甚至恐慌的,還是另一件事:
眼下時值八月初,宋哲宗趙煦故去的時間點則是
公元1100年2月23日,將將好五個月前。
先前曾經提及過。
根據《禮記·王制》的規矩。
天子去世後要七日而殯,七月而葬。
宋朝天子的下葬時間要早一點,普遍在三到五個月左右。
而根據《宋史》卷18《哲宗本紀》記載:
“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視朝。……己卯,帝崩。”
“四月己未,上諡曰欽文睿武昭孝皇帝,廟號曰哲宗。……八月壬寅,葬於永泰陵。”
根據1100年8月農曆陽曆對照表可以查出,八月的壬寅日是25日。(參考網站qi./rilibiao/1100/)
沒錯!
在眼下這個時間點
宋哲宗也還沒下葬呢。
先帝下葬前旬月不到,太后突然駕崩。
這種情況你擱在哪個封建王朝裡,都絕對不是個好兆頭,對王權無疑是一種衝擊。
而除了“天數”以外,還有一件“人事”也相當湊巧:
由於當初在向太后面前公然說過‘端王輕佻’的緣故,章惇在五月份已經上表請辭了宰相之職。
雖然趙佶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但到了眼下的八月,章惇已經居於僧舍, 不理政務了。
第二位宰相韓忠彥要到明年六月才能上位, 也就是說
目前的大宋朝廷, 是沒有宰相坐鎮的!
因此老蘇這位前任宰相的臨時府院,在這幾天裡頓時就熱鬧了起來。
這位致仕的四朝元老, 再次被動的返回了大眾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