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娘賊馬澤本,早早的推空門不就完事了嗎?”
聽到這句溫馨親切的問候語。
徐雲下意識的便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只見說話之人乃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文士,個子不高,蓄著一縷鬍鬚。
衣料也相對平凡,整個人普普通通,沒啥特殊的地方。
文士所站的位置就在徐雲背後兩個身位左右,難怪他的話能聽得這麼清楚。
眼見徐雲朝自己看來,自覺有些失言的文士潦草的朝徐雲拱了拱手,以示歉意。
徐雲也客氣的朝他笑了笑,沒做太多抱怨。
作為見證過本土京滬大戰的球迷,他在後世不知經歷過多少球迷鬧劇。
其實這點國內還不算離譜,國外的一些德比那才叫刺激,防暴警察都得安排一大堆,有些時候甚至會引發暴亂。
說到底就是有些上頭罷了,宋朝蹴鞠氛圍濃厚,京中禁軍能有些死忠倒也正常。
因此徐雲也沒太過在意這事兒,轉回身子,繼續看起了比賽。
眼見自己支援的京中禁軍丟了一分,徐雲身邊的張三也不再像開局那般輕鬆了。
只見他緊緊抓著博間的票據,跟著周圍的其他球迷喊道:
“壘一個,壘一個!”
“速速續平!!”
就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下,京中禁軍隊在中線重新開起了球。
或許是在丟球后有過交流。
比起先前的傳接,這次京中禁軍隊的動作要簡潔許多。
標準的全線壓上,大開大合。
短短五分鐘內。
京中禁軍隊便再次組織起了三次進攻,並且一次比一次逼近球門。
“哎呀,就差一點兒!”
在馬澤本一次頭球攻門失敗後,張三雖然有些懊惱,但情緒不由也樂觀了許多:
“王哥兒,若是這樣踢下去,想必京中禁軍很快便可續平比分吧。”
但令他意外的是,徐雲卻緩緩搖了搖頭:
“我看未必。”
張三畢竟是個孩子心性,加之徐雲在他面前一直沒怎麼端過架子,便立時有些不服氣了,反問道:
“王哥兒,此話怎講?”
徐雲用下巴努了努京中禁軍隊的後場,指著幾個位置說道:
“左朋與正挾之間配合似乎有些不順,尤其是左朋,多次在對方包夾下失了球權。
若非其餘隊員補位,攻勢恐怕早就斷了。
至於正挾嘛.
看似人高馬大,防守有力,但騰挪起來卻相當緩慢,西軍的球頭與球工卻速度極快。
若是對方主打小快靈.怕是會出現一些意外。”
說完徐雲便搖了搖頭,表情不太樂觀。
他口中的左朋,便是指球工中站位偏後場的球員。
職能偏向防守,但卻不能像正副挾那樣用手臂去阻擋對方球員,主要是起到一個守轉攻的銜接效果。
按照後世足球的職能來對此,大概有五成接近‘後腰’這個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