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依舊是老蘇書房所在的院落。
此時此刻。
院落中的裝飾品已然盡數被挪走騰空。
整片院子裡,只剩下了一片空地、一張石桌以及少數幾棵樹木。
徐雲則帶著老蘇、老賈、小李等七八人一起,站在了庭院正中心。
而他們的身邊,則擺放著大量或外露或封裝的物品,以及......
一頭驢。。
待人都到齊後。
老蘇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輕輕拍了拍裝有貨物的箱子,對徐雲說道:
“小王,你要的東西都在這兒了。”
徐雲聞言開啟一口箱子,從中拿起了一塊粗製的玻璃。
只見他將玻璃放在眼前檢查了一番,滿意的點點頭,道:
“沒問題,原料的質量都很好。”
作為一位後世diy圈的資深老鳥,徐雲兩輩子手搓過的鏡片已經超過了三百枚不止。
透過手感判斷玻璃質量,已然屬於一種被刻入靈魂的本能了。
隨後老蘇又小心翼翼的從謝老都管手中取過一個箱子,謹慎的遞給徐雲,囑咐道:
“小王,此物有些危險,你且拿好。”
徐雲小心將箱子接過,穩穩的將它放到了石桌上。
一旁的小王見狀,不由好奇的問道:
“王林,盒子裡頭是什麼?”
徐雲看了她一眼,也沒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道:
“水銀。”
小李眨了眨眼,下意識的後退一步:
“水銀,這可是毒物呀,你拿它想要做什麼?”
徐雲見狀輕輕笑了笑,這個在宋朝頗具威名的毒物,對於這次的制鏡環節而言,卻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呢。
只見他抬起頭,看了眼天空,緩緩撥出口氣:
“當然是為了做.....拋物面了。”
先前提及過。
在後世的diy領域中,牛頓反射式望遠鏡基本上屬於最常見的一個型別。
因為比起折射式望遠鏡,牛反的光學系統簡單,更容易上手。
同時牛反沒有色差存在,便捷性上要高於折射鏡。
而所謂的便捷性,指的便是牛反真正參與成像的只有一個反射凹面。
不過再便捷的東西,在和光學搭上邊後,往往也會變得複雜起來。
例如在後世。
這個單獨凹面的選擇, 便一直都頗具話題性。
準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