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徐雲的這次操作主要在於氣體的收集,溶液中氯化鈉佔了大頭,因此壓根不會受到其他陽離子的影響。
這裡順帶一提。
這個概念看上去好像很好懂,但具體卻涉及到了超電勢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
就像中學裡大家都知道的一個知識:
電解稀硫酸就相當於電解水。
但在專業...或者說大學領域,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在高中範疇,水中的氫氧根放電順序排在含氧酸根的前面,所以含氧酸根放不了電。
但實際上因為超電勢的存在,期間會有一個生成H2S2O8的副反應發生,超過了標準電極電勢2.01V,形成了超電勢情況。
因此電解稀硫酸其實和電解水還是不太一樣的。
實現再回歸原處。
隨著電能的傳入,A杯中的氯化鈉很快發生了電解。
陰極生成氫氣。
陽極生成氯氣。
這些生成的氣體逸出,被玻璃導管收集到了一個放置於暗處、看不見光的容器裡。
氯氣在下,氫氣在上。
點燃燃燒,瓶口有白霧生成。(不建議大家去試哈,容易爆炸)
這些白霧又被玻璃管引到了另一個裝有水的容器裡,與水相溶。
這樣一來。
一份較高濃度的鹽酸就製備完成了。
看到這兒可能有些同學會問:
不對啊,氯氣直接溶水裡不就能得到鹽酸了嗎,為啥要這麼麻煩呢?
原因很簡單:
電解反應生成的氯氣溶於水也可以得到鹽酸,但這種反應生成的其實是氯水混合溶液。
其中除了鹽酸外,其中還有Cl2、H2O、HClO、H+、ClO、Cl、OH等諸多離子。
不但反應可逆,同時鹽酸的濃度也很低。
效果上要比徐雲製備出的鹽酸效果差很多很多。
當然了。
再次提醒,不要輕易用氯氣和氫氣去反應,否則很容易產生爆炸。
視線再回歸原處。
操作完畢後,徐雲將鹽酸分裝好。
看了眼身邊的老蘇,並沒急著下一步動作,而是對老蘇問道:
“老爺,可否找人抓幾隻曱甴過來?”
“曱甴?你要那玩意兒幹嘛?”
“小人自由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