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到的第二位歷史名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到的第二位歷史名人! (2 / 3)

“沒錯。”

在過去的幾天裡,他曾在閒暇時教過張三怎麼寫自己的名字,還給他取了個人外狂徒的江湖諢號。

張三學會後在院子裡顯擺過一陣,因此老都管知道自己認字倒也正常。

只見謝老都管思索片刻,說道:

“既然你會識字,那今天就先別去挑水了,抓緊時間去吃些晨食,待會兒隨永柱去送趟信。”

“送信?”

謝老都管點點頭,解釋道:

“老爺自幼便愛讀書,近日有位黃州的禮部員外郎升至中侍大夫,隨其入京的除家眷細軟外還有不少藏書,且都為京中漢奸的讀物。

老爺月前便與此人在信中約好,借閱黃州特色書籍五十冊,今日派遣僕役上門著取。

借閱書冊乃是君子之約,那位中侍大夫亦是正直之輩,但為免日後徒生變故,交接之時還需多多上心為好....”

幾分鐘後,聽完謝老都管一番文縐縐的解釋,徐雲算是明白了前因後果:

通俗點說就是最近有個北宋的幹部從地區升到了京中部委,帶來了不少特色書籍,老蘇便和他約好了借閱幾本看看。

今天就是約定借書的日子,需要有人拿著拜帖上門取書。

但是為了避免一些可能出現的扯皮,派去的僕人必須得識字,得逐一核對完書籍名目,才能把借閱文書遞給人家。

而很湊巧的是......

今天府中識字的僕役不多。

後世對於古代華夏各個朝代的識字率一直都頗有爭議,畢竟每個人對於識字率的判定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認識自己的名字是識字,認識200個字以上也是識字。

但二者所能代表的文化程度,完全是兩個概念。

不過目前比較公認的有一點:

那就是古代華夏識字率最高的時期應該在東周到秦朝,識字率能達到20%左右。

宋朝的識字率不說具體多少吧,但至少把認字的書生、文官群體扣除後,能看得懂五十套書籍名稱的人顯然不多。

蘇府內識字的僕役倒是有幾位,但今天是知樞密院事的壽辰,老蘇的第四子蘇茂帶著這幾位僕役上門賀壽去了。

剩下的那麼一兩位識字的僕役都是府中的管事,不太樂意幹這種活兒——那位中侍大夫的府邸在汴京城西,離蘇府往來足足十好裡地呢。

因此謝老都管一琢磨,嘿,王麻子可是男伶出身,肚子裡必然有些文墨,那麼幹脆就派他上門唄。

嗯...老都管並沒有聽說張三的故事。

至於徐雲藉機逃跑的可能性嘛......

且不說一路上有其他僕役隨行,就算徐雲真跑了,那又如何?

限制徐雲在府內行動、給他腳上掛鈴鐺,主要是為了防止他驚擾到蘇府的老爺小姐,畢竟那時候的徐雲不是一個穩定因素。

至於出了府院那就隨意了,真想跑就跑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