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藏經閣前,守門的和尚侃侃而談。
這個和尚四十幾歲的年紀,說起話來不慌不亂。看上去神光內斂,在少林寺中的地位應該也是不低。
人群中發問的那個人,一身的勁裝,看打扮可能是哪個鏢局的鏢師。
此時那鏢師聽和尚說這藏經閣還有“文過”和“武過”一說,頓時來了精神。道:“不知道這‘文過’怎麼講,這‘武過’又怎麼講。是要跟和尚你打一架嗎?”
這鏢行出身,憑的就是一身的功夫。要說打架,卻也不怕。
那和尚微微一笑道:“佛家有三毒,其中最忌嗔怒。少林雖然為中原武林之冠,小僧卻不能打架。”
“其實這藏經閣對外供展達摩舍利禪杖,本來就是要傳法給世人的。五十文錢的捐納香火,也不過是些許禮佛之資。對於各位施主,可能尚且不足一頓飯錢。”
“當然,這位施主如果實在的願意露上兩手,本寺也是歡迎的。這文過麼,就是背詠佛經。這武過麼,便是劈磚。其實也都不是很難,普通人便可以做到,少林寺也並非想以此故意刁難各位施主。還請原諒則個。”
和尚說的有理有據,這背經和劈磚的確都是普通平常的事情,哪個讀書人沒背過經,又有哪個武人沒劈過磚呢?
所以和尚說的這兩樣並不稀奇。只能說是進入藏經閣的一個小小考驗,還真稱不上是故意刁難。
那鏢師聽說要背經,頓時搖了搖頭,暗想:“我連字都不認識,這經文肯定是背誦不出的。”
“不過這劈磚倒是太簡單了,自己十三、四歲的時候,就經常玩這個了。”
大笑道:“我想要劈磚,不知道怎麼個劈法?”
和尚指著藏經閣簷下道:“只要能把那簷下的青磚劈斷,也就行了。”
鏢師順著和尚手指的方向看去,卻見藏經閣的簷下果然放了幾塊青磚和幾塊條形的青石。
鏢師點頭道:“這個卻是簡單。”
於是大步的走到簷下,抄起一塊青磚,放在青石的上面。想了一想,覺得尚且不足展露自己的能耐,便又抄起了一塊青磚。將兩塊青磚疊到了一起。
衝著四下裡拱了拱手,狂妄道:“在下松江府四海鏢局的孫不露,孫大聖的孫,真人不露相的不露。”
“不敢說是什麼武林高手,但是劈磚這等小事,卻還難不倒在下。只是我覺得一次劈一塊磚,未免有些太過輕鬆。所以今天給諸位表演一個掌斷雙磚,還望各位捧場。”
這鏢局的行當本來就是吃開口飯的,孫不露顯然又是個人來瘋的性情,所以見圍觀的人多,居然想賣弄一下身手。
他將兩塊青磚,半懸在青色條石的邊上。暗運了一口氣,剛想伸手去劈青磚,卻聽見那看守藏經閣的和尚吟誦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施主且慢。這劈磚,卻不是這個劈法。”
孫不露頓時一愣,暗想:“這劈磚不都是這麼劈嗎。難道還有什麼其他劈磚的法子?”
就見那和尚走了過來,從邊上取了一塊棉布,鋪在殿前的臺階之上,又拾起一塊方磚,平放在棉布的上面。用手指了指道:“施主,需要這樣,單手來劈。”
孫不露看了一眼和尚磚頭的擺放,心中就是一驚。要知道天下習武之人劈磚,都需要把轉頭放在石階的邊緣處,半懸著來劈。
甚至有些江湖的花把式,看著是用手劈斷的,其實是一手持磚,一手下劈。在劈磚的時候,悄悄的將磚頭向上抬離了一絲縫隙,與其說是劈斷,更不如說是磚頭自己磕斷的。
作為一個江湖上廝混多年的鏢師,這些伎倆他都是知道的。可是如果把青磚平放在地上,難度何止增加了幾倍。如果說懸空能輕鬆劈斷四塊青磚的話,但像這樣把青磚平放在地上,即便只有一塊,卻也很難劈得斷。
更何況老和尚還在青磚下面加了一塊棉布,這一掌劈下去,掌力被這下面的棉布吸走了九成,又怎麼可能將青磚劈斷。
孫不露試著按照和尚的擺放,連劈了幾次,果然正如他猜想的那樣。棉布上的青磚紋絲未動。
旁邊圍觀的香客見孫不露剛才又是報名,又是自己加磚的。可謂給自己加足了戲份。結果和尚只是把青磚換了個地方,下面鋪了張棉布,這孫不露就栽了跟頭。
他們不知道這其中的難度變化,卻看熱鬧的不嫌事大,紛紛喝起倒彩來。
孫不露被倒彩聲弄得滿臉通紅,不由大聲分辨道:“這怎麼可能劈得斷,這少林的和尚也太狡詐了些,竟是些鬼蜮伎倆。”
這時,就聽到人群中傳來一個聲音道:“少林寺的和尚的確狡詐,弄這見不得人的把戲誆人。不過兄弟你先休息一會,且讓在下試試能不能劈斷。”
張小帆聽著聲音耳熟,轉頭看去。卻發現說話的居然是馬喜兒。
馬喜兒在人群后面看了半天,心中卻有他的打算。
但凡男人,都願意在自己的心上人面前顯露一下自己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