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技能有價值嗎?”文豐問。
“當然有了。”秋善奎回答。
“知識和技能不被運用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知行合一才有價值。也就是說,只有人們開始運用知識和技能時,知識和技能才開始產生價值。”文豐說。
“那人們學了知識和技能,再去實際中運用,不就有了價值嗎?”秋善奎問。
“而實際上,看了這些影片的人,有幾個可以熟練運用呢?”文豐問。
“確實不多。”秋善奎回答。
“問題就在這裡,看了又不能運用,沒有體驗感,為什麼還要花錢去看呢?”文豐又問。
“或許有些人就喜歡學。”秋善奎回答。
“對,有人喜歡學,可是這樣的人多嗎?”文豐又問。
“不是很多。”秋善奎回答。
“這就是你目前的經營現狀。”文豐說。
“對,就是這樣的。”秋善奎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可是仔細一想,還是什麼都不懂。
“那我該怎麼做呢?”秋善奎問。
“對呀,你該怎麼做呢?”文豐反問。
“沒有價值,就不應該收費。”秋善奎回答。
“沒有價值,確實不應該收費。”文豐說。
“那我就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再用有價值的東西來收費。”秋善奎說。
“是這個道理。”文豐回應道。
“那什麼是有價值的呢。”秋善奎又問。
“......”文豐喝了一口茶,沒有回答。
秋善奎陷入了思考。
“其實知識的意義只是傳播,而傳播知識就會聚攏人氣,特別是免費的知識。”文豐說。
“而喜歡學習知識的人,喜歡的並不是知識。比如喜歡木工的人,他喜歡的,並不是加工木頭的知識。”文豐接著說。
“他們喜歡的是,加工木頭的過程,還有加工後的成品。”秋善奎興奮的說。
“對,知識免費,產品付費,而且成品都是大師的作品!”秋善奎接著說。
“還有呢?”文豐問。
“還有?”秋善奎看著文豐,像是希望從他臉上看出答案。
“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諮詢。即是諮詢,也是互動,增加雙方的粘性。根據不同的諮詢方案和週期,收取不同的費用。”文豐說。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秋善奎拍著大腿說。
“還需要強化一個功能。”文豐說。
“是評論嗎?”秋善奎問。
“對,我們可以給評論積分,讓使用者透過積分升級,這樣人們一眼就看出評論水平的高低。”秋善奎的思路徹底開啟了。
“而且講師也透過點選率累積積分,進行自然的淘汰和升級,保持平臺影片的質量.....”秋善奎不停的說著。
文豐靜靜的聽著,不時微笑點頭。
很快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此時的秋善奎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內心深處重新燃起自信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