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玩什麼花樣?”周銓眉頭一擰,對這位老夫子,可沒有什麼好感。
哪怕程門立雪是後來好學尊師的典範,可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面,那就是敵人!
“他要借書看。”狄偁道。
“此前是寫書,現在又要借書?”周銓哼了一聲。
楊時在經過短暫的絕食之後,不知為何又想開了,鍛鍊身體,還向狄偁提出要求,要筆墨紙硯。狄偁經過周銓的同意,給予了他這些方便,同時密切關注他在做什麼。結果這位老先生用筆墨紙硯寫了兩本書出來,都是狄偁看得似懂非懂的,據說是老先生總結的二程學術,寫好之後,他將之交與狄偁,讓他帶給周銓,同時又提出要求,要借實學的書籍。
“這老先生也想要參加國是論戰?”聽到詳細內容之後,周銓愣住了。
楊時確實是想參加國是論戰。
考慮到他的年紀,還有他在學術之上的實力與地位,周銓對他還算優容,關押之地只能說是軟禁,比起文維申、韓膺胄等要好得多,甚至還有報紙可看。正是看到了報紙上有關國是論戰的宣傳,楊時才改變了絕食的主意。
在他看來,第一選擇當然是忠於宋室,可若忠不了宋室,那麼儘可能影響新朝,將二程之學捧上新朝的統治學說位置,那也是不錯的。
周銓對他獻上的二程學說沒有任何興趣。
並不是說二程學說沒有價值,只不過在周銓看來,現在沒有什麼用處,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他要借實學之書可以,我倒也希望,他們這些老夫子能夠真正研究研究實學,能讀四書五經讀出來的,也都是聰明人,若用在實學上,想來也會推動實學大進步!至於他獻的書,還給他,告訴他交給他家人收藏吧。”周銓冷淡地拒絕了楊時獻書表露出來的意思。
狄偁應了一聲,見沒有別的事情,正準備告辭,周銓卻留他道:“你別急著走,還有些時間,中午陪我吃飯。”
周銓留飯,那可是極看重的意思,狄偁心中狂喜,知道是自己辦事辦得妥當,得到周銓認可。他對自己的前途也有些掛記,畢竟這專案處置完畢之後,他會放在什麼位置上,還有待周銓決定。
然後他就看到,接二連三的人來找周銓。
此時周銓治下之地,除了四行省一市之外,江南之地方官員,也多向周銓報備,事務繁忙,當真可以說是日理萬機。周銓只偷得片刻之閒,便陷入文書之海中,不得不去處理那些事務了。好在他身邊的幕僚團隊非常得力,大多數情況下,周銓只需要在已經擬出的幾條處理方案中選擇一項簽上名字即可。
直到正午十二時分,周銓的午餐才開始,很簡單的四菜一湯,倒是狄偁反而比周銓還多了一份麵食。狄偁心中甚是感慨,他知道這絕非周銓在他面前作偽,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捨得花大錢去建一座大學之城,卻不捨得多吃幾個菜,若是大宋的皇帝也能如此,大宋何至於到如今這個地步?
吃完飯之後,他再次告辭,周銓沒有留他,讓一名秘書將他送出。
兩人正行禮話別,卻聽得外頭一片嘈雜之聲,狄偁眉頭一皺,周銓在這裡,怎麼會有這樣的喧譁?
見那秘書不以為意,他也沒有多說,只是道別後,往喧譁處過去,卻看到幾名巡捕將聚集的人群驅散,在他們面前,七八個男子蹲在地上,有數人鼻青臉腫,還有衣裳被撕扯破的。
“這是怎麼回事?”狄偁訝然,周銓所在之地,怎麼會有這樣的打架鬥毆現象,而周銓的秘書卻關注都不關注?
“哦,是蜀學的和洛學的在辯論,然後新學的將二者都諷刺了一頓,於是蜀學、洛學一起打新學……你瞧,那被打得最兇的,便是新學的。”看熱鬧的一人幸災樂禍地一指。
狄偁再度呆了呆,然後心裡忍不住笑了起來。
原來……國是辯論還沒有開始,實學還沒有上場,這邊儒家各派自己就為了爭正統地位先是舌戰然後拳腳相加!
“今日你們人多,算我王琳認了,你們等著,明日大槐樹下再見!”那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年輕人叫道。
狄偁聽得這個名字,頓時眉頭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