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宋風華> 五七零、皇上要謀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五七零、皇上要謀逆 (2 / 2)

可沒有想到的是,到後來這事情卻落到了自己頭上!

“孤從五國城來,帶來父皇旨意。”雖然不願意,趙樞還是開口道。

然後下面群臣中有些人才反應過來,這位肅王和景王趙杞二人,已經很長時間未在京中出現了。似乎是說太上皇趙佶有些想念兒孫們,所以攝政王趙構送他們去五國城服侍太上皇了。

可現在,趙樞卻悄然回到了京中,而且還不聲不響站在了攝政王的位置前!

“因皇兄與九大王捲入謀逆之事,故此上皇有旨意,廢黜趙桓,罷去趙構攝政王之位。上皇復辟,小王我暫代攝政之職。”趙樞也不管那麼多,閉眼開口唸叨了一遍,然後殿開手中的聖旨,駢四驪六開始唸了起來。

旨意大致就是說,他趙佶老人家不幸,生子不肖,逼父退位得為皇帝,此後卻是昏悖無道,引來外侮,還殘害忠良,迫害有功之臣,致使民怨沸騰,天意不再在趙氏。為此趙佶不得不以老朽退養之身,再度出來,撥亂反正……

這上皇旨意不能算是聖旨,但是群臣們顧不得這麼多了,這個時候,大夥神情沒有一個能安穩,已經有修養欠缺的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皇帝謀逆?當真是天下奇談!

哪怕朝臣中大多數明白這背後的意味,大宋立國這麼久,總還會有些人願意為趙家開口的。

這邊旨意剛剛唸完,立刻有人跳出來道:“自古以來,有權臣謀逆者,有軍閥謀逆者,皇帝謀逆,聞所未聞!不知天子謀的是何家的逆,也不知是攝政王又如何與天子一起謀逆,今日不給我們一個交待,不如將我們全殺了,看看能否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李邦彥大怒,瞪向那人,那人只是一個小官,卻夷然不懼,與李邦彥對視過來。

“趙桓謀反,有其自述為證!”見對方這神情,李邦彥冷笑了一聲,然後又從袖子裡掏出一卷紙來:“請諸位看看!”

眾大臣哪裡還顧得上朝堂禮儀,紛紛擁來,想看李邦彥拿出來的究竟是什麼。

李邦彥乾脆讓人拿來木牌,將那紙釘在木牌之上,高高舉起,讓圍作一團的眾人都可以看到。

那是趙桓親筆所書,在場大臣中倒有三分之一都認識。

紙上所寫,是趙桓的自述,說他如何以禪位給趙構為餌,誘使趙構同意將李綱帶入宮中,他又是如何傳出手帕詔,令李綱將之送給忠義之士。李綱將手帕詔帶給了楊時,楊時又將手帕詔交給文維申等,然後韓膺胄以手帕詔說動宋行風,試圖扣押害死周銓。

趙桓當時可是將此當作自己的得意之作來寫的,故此對自己的“聰明才智”頗多渲染,甚至將一些原本不是他的“功勞”,也生生戴在自己頭上。比如說策劃這件事情的其實是李綱,李綱先說服了趙構,然後趙構才與趙桓聯絡,可在趙桓筆下,卻成了他主動發起此事。

若他真成事了,這是他英明神武,但若未成事,則是讓他的罪名更加幾分。

眾朝臣看到這,一個個都呆住。

“陛下是君,周銓是臣,君要治臣之罪,有何不可?”方才那小官還要強辯。

“趙桓無寸功於國於民,反而有大罪,喪師辱國、殘民害民,這等昏君,若遇周公、伊尹,理當廢之!濟王寬厚,仍以他為君,以趙構為攝政,原是濟王善待趙氏。可此二人,不思濟王之仁,反倒要害濟王,這就是倒行逆施,欲與天意民心相悖,這不是謀逆,什麼是謀逆?”李邦彥急著表現,說起話來毫不客氣,一連串的批駁,讓那小官啞口無言。

若說趙氏還有民心天意,誰都不相信,因此說趙桓趙構是圖謀逆天悖民,這個“謀逆”的罪名,他們還真推不掉!

“可是天子究竟是天子……”

“上皇還是天子之父呢!”李邦彥哼了一聲:“上皇苦心,莫非你這愚頑之輩還不能體會?”

趙樞在高高的御位前看著底下鬧哄哄如同菜市場的朝堂,搖了搖頭,悄悄嘆了口氣。

這夥人,在這爭什麼呢!

如果說此前他還沒有看明白天下大勢,但自從去了五國城,跟在自己父親趙佶身邊將濟州轉了一遍,又在周銓的安排下去了流求,加上海州、徐州的見聞,此時趙樞的眼界,要開闊許多。

他也更清楚,周銓擁有什麼樣的力量。

這種力量面前,一切試圖阻攔周銓的行動都是徒勞。唯有順勢而為,才可能在周銓掀起的這一場巨大的風暴中保全自己。

他父親去寫香色秘聞,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韜光養晦。

可是趙桓趙構卻不明白,不,趙桓是真不明白,趙構是被權力迷昏了頭,試圖螳臂當車,結果當然要被車輪碾碎。

想到這裡,趙樞清了清嗓子,突然喊了一聲:“就這樣吧!”

他突然一嗓子,讓鬧市一般的朝堂安靜下來,眾人都轉向他,就連李邦彥都盯著他,神情有些異樣。

“大哥與老九參與謀逆,我們不好處置,將他們送到父皇那邊去,由父皇親自處置。”趙樞緩緩道:“朝堂之上,政務繁多,休要為我趙氏家事,浪費更多時間。諸公皆是國家柱石,非我趙氏私臣,一應舉措,當以對國家最有利來做。”

這話語之中,透出來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趙氏與國家,不是一回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