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共有十餘萬各族,分營囤扎,綿延一二十里,焰火沖天之地,離中軍甚遠,故此斡離不等了好一會兒,才等到了確切訊息:宋人精銳部隊,突入金軍營中,乘金軍連續攻城疲勞之際,大肆燒殺,如今已經向著東面退去。
斡離不大怒,他原本以為宋人會從城內出來夜襲,卻不曾想他們早就將部隊留在了城外。
好在從得知的訊息來看,這隊宋軍數量不多,只有兩千人不到,他們非常擅長夜戰與奔走,在襲營之後,便已經往著東面而去。
他一邊下令繼續戒備,另一邊下令各營穩住,只是派出一隊精銳,追著這支夜襲的宋人。斡離不覺得,這支宋人的夜襲,可能會被城中守軍知曉,守軍沒準就會派人出來接應。
再度出乎他意料,城中的宋軍,並沒有乘機殺出來,應天府城頭,仍然是一片沉寂,斡離不又等了許久,見已經是後半夜,將疲兵累,只能下令各營戒備休息。
他卻不知,就在他下達命令之後不久,一束火把,在常勝軍的哨樓之上閃了閃,晃動了幾下。
而此時已經摸到了常勝軍附近的兩人,見此訊號,立刻在地面爬行,足足爬了半里,遠離了火把燈光可以照到的範圍之後,他們迅速向著應天府城的方向奔去。奔得裡許,他們以身遮掩,讓身後之金人營地看不到,而應天府城方向卻可以看得到一盞燈光閃動。
周銓最初沒注意到這盞燈光,但有人提醒,他確認無誤之後,下令道:“上馬,出擊!”
他這三千騎,可都是騎兵!
濟州島的環境氣候,都很適合養以,經過他近十年的經營開發,如今島上養了九萬餘匹可用之馬,這也讓周銓終於可以組建屬於自己的騎兵部隊。
三千騎緩緩前行,馬嚼子和包腳,讓它們行動時發出的聲音很輕微。金人的大營在六里之外,在相距三里時,有兵下馬,將帶來的野戰炮擺好,開始調整炮口角度。
而其餘將士,則是繼續前行。
距離一里時,已經可以看到金人的哨崗,眾人再度止馬,休息了片刻,便聽得身後炮響。
隆隆的火炮聲,瞬間打破了金營的平靜。
在炮響的同時,周銓一揮手,近三千騎同時衝了出去!
剛剛躺下的斡離不,在聽得炮聲響起時頓時跳起,金人將士迷迷糊糊爬起,好在沒有發生營嘯。
斡離不的反應很快,立刻明白,這才是宋人的夜襲。
但是周銓拿捏的時機相當巧妙,這一刻正是金人剛剛放鬆下來,人困馬乏,便是知道遇到夜襲,身體與大腦的反應也沒有那麼快。而周銓帶來的更是挑選出來的精銳,其中不少人,就是耶律延禧帶給周銓的遼國精騎,這些人身懷國仇家恨,對殺金人最為上心,只是瞬間,他們就突破了外圍的柵欄,闖入了營帳之中。
火,火,火!
在這之前,周銓上有佈置,專門放火的縱火兵,將身上的皮囊、瓶子一個個砸出去,其中裝著的油脂,潑灑得到處都是——這種帶著臭味的油脂,來自於陝地,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說它可以用來造墨,但周銓覺得,它還是用來縱火更合適些。
還有人專門負責殺敵,凡是從營帳中出來抵抗者,瞬間就被砍翻,他們用彎刀、長斧,劈倒所有的支柱,砍下任何直立的旗杆,而這些,都將是極好的燃料,火油的幫助之下,將整座營帳都變成火海,裡面沒有來得及逃出來的金兵,自然也會變成一團團行動的火球,然後將火焰又傳到其餘地方去。
炮聲一響時,應天城頭之上,宗澤就舉起望遠鏡,再也沒有放下過。
足足有近一個時辰,他終於聽到了馬蹄之聲傳來。
“舉火!”他下令道。
城頭火把高高舉起,宗澤緊張地望向來處,只見一隊人馬疾馳而來,片刻之後,便於城下集結。
緊接著,周銓催馬上前,出現在宗澤的視線之中,他仰首一笑:“安然回來,幸不辱使命!”
城頭頓時歡聲如雷!
宗澤懸著的心也放了下去,他感慨地抬眼,終於有閒情去望一望金人遠處的營地了。
原本金人的營地是有一大片火把的光芒,現在更是變成了連綿不絕的火堆。看上去金人已經放棄救火,他們開始在向後撤,將營地移向更遠、更不容易被宋人襲擊的所在。
這次夜襲,周銓以三千人出擊,傷亡逾二百人,但近戰斬殺金兵逾千,連帶著被火燒死的,數量超過三千。逼使金人不得不撤退五里,將營地放到了更遠之處,也令其第二天偃旗息鼓,不敢繼續攻城。
應天城中的百姓不知道細節,他們只是從傳聞中得知,昨夜濟國公夜襲敵營,金人敗退。登上城牆一望,果然昨天還密密麻麻的金人營寨,如今只剩下一些餘燼,在他們視力所及處,已經看不到金兵。
他們頓時歡呼,宴飲,為周銓、宗澤祝賀。
宗澤心裡卻還有一個疑惑,周銓安排在外先夜襲轉移金人注意力的那支部隊會是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