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宋風華> 四七四、童貫再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七四、童貫再敗 (1 / 2)

“此人是政和六年出現在兀朮身邊,當時就已經用布蒙面,金人中有一個說法,說他是從濟州島來的。”

岳飛回稟的話語,讓周銓眉頭皺了起來。

政和六年,濟州島的五國城已經被他經營得初具雛形,但那時人員繁雜,戶口登記制度尚未完善,因此,只憑這線索,很難判斷出此人是誰。

“從兀朮的一些手段來看,確實象是在濟州島學了些皮毛的,鵬舉,這事情不必牽你太多精力了,從日本回來吧,將那裡交給別人,接下來你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練兵上,我料想……大概和平不了多久了。”

岳飛頓時大喜:“打誰?”

“誰不乖,就打誰。”周銓笑了笑。

得到命令的不只是岳飛,葉楚、韓世忠、宋行風,盡皆得到了這個命令。

這是很少見的事情,護衛軍的所有高階將領幾乎都被動員起來,只有極少數人,因為要負責呂宋那邊的清剿工作,或者日本、高麗的威懾工作,才沒有安排任務。

大宋也在備戰,五月滅遼的呼聲高漲,童貫那邊,透過海路金人的使者往來頻繁。

到得四月初時,大宋朝廷拼湊集結的二十餘萬大軍,再度雲集保州,這些兵士的軍紀可談不上好,給身為保州知州的趙明誠帶來了不少麻煩。

四月十日,童貫誓師北進,而遼人沒有正面阻擋,只是令少量遊騎騷擾監視,主動將防線收縮。

此次童貫吸取教訓,大軍進發速度極慢,每日前行不過二十里,對於補給糧道,他以精騎護衛,不給遼人可乘之機。嚴格來說,童貫還是知兵的,故此遼人雖然試探性地偷襲了兩次,在得不償失之下,只能收兵回退。

童貫也不追擊,仍然是按照每天二十里的固定速度前進,倒是派往京師的使者很勤,隔三岔王就回去吹噓,今日收復失地若干,明日擊殺遼虜若干,若將他軍報中所說的戰果總和起來,收復的失地足有三個燕雲那麼大,擊殺的遼人比起遼國鼎盛之時的全部兵力還要多。

他是在等,等待金人的行動。

四月中旬,金人在錦州集結完畢,開始向著渝關進發。

到得五月初二,金人與遼在渝關對峙,金人試探性地攻擊,遼堅守不出,令金人無功而返。

但到了五月初五,金人的炮隊抵達前線。

金人繳獲過遼國的大炮,從高麗、遼還有日本那裡搜刮了不少能工巧匠,幾乎在遼國仿製出大炮的同時,兀朮的人也仿製出了大炮,而且因為金國野蠻的制度,完全不必擔心成本,所以鑄炮的數量極快。

渝關城頭,經過大半年改造,同樣有炮,前幾天擊敗金人攻擊,這些炮臺功不可沒。但當金人的炮隊上來後,形勢就發生了逆轉,哪怕遼有地利的優勢,可是面對金人數量更多的火炮,仍然被壓制住了。

若是周銓在,肯定會嘲笑遼、金炮兵的水平,不但射程近、射速慢,火炮也不牢靠,時不時就會發生炸膛。但無論是金還是遼,都不把人命當回事,晝夜連番攻擊下,才一日,遼在渝關的炮陣就被轟平,再無可用之炮,而金人的火炮也因為炸膛等各種原因,損失了四分之一——竟然沒有一門是因為被敵炮轟中而毀的。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剩餘的火炮狂轟之下,哪怕金人不懂彈道、不知測量與計算,也足以在第三天,將渝關轟開。

當金人的步甲衝上已經成了斷壁殘垣的關頭時,這座後世有天下第一關名頭的關城之內,已經不見遼人的蹤影,面對這種情形,遼人實在無法堅守。

阿骨打輕輕咳嗽著,騎馬穿過這片斷壁殘垣。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當他的座馬經過一群官吏時,其中有人突然下拜叫道,阿骨打側臉望去,說話的是一個漢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