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艘大船停泊在海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胡靜水每天一大早就會來到碼頭邊上,遠遠望著這四艘大船,而且他一望就是望個一整天。
他實在是太喜歡船了,好船成痴,特別是象在海州見到的這些船,無論是外在造型,還是它們的效能,都完全符合他心中最好的船形象。
只不過他卻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人的監視之下。
四艘裝配大炮的戰船,是周銓手中最大的秘密,哪怕現在大炮的訊息徹底洩露,也仍然執行最高階別的保密措施。胡靜水這樣整天繞著船打轉,有幾次還試圖混進軍用碼頭,想要就近觀察,如何會不被注意。
只不過另有原因在,所以才暫時沒有處理他罷了。
胡靜水看得如痴如醉的時候,一個人悄然出現在他身後,輕咳了一聲。
但是胡靜水沒有什麼反應。
那人有些無奈,在胡靜水肩上拍了拍:“這位胡先生。”
“啊。”
胡靜水這才回過神來,他不解地望了那人一眼:“有何事?”
“你不是要拜會周制置麼,如今周制置有空,請你前去相見。”
胡靜水頓時跳了起來,眉開眼笑地道:“太好了,太好了,終於有機會買得這船了!”
來告知他訊息的人悄悄白了他一眼,炮艦豈是那麼好買的,且不說造價更勝過一般商船,如今船場也絕對不外售。
胡靜水跟著那人七繞八轉,沒多久終於看到了周銓。周銓先是歉意的一笑,然後道:“胡先生有大理國王的介紹信,原本該早見的,但是近幾日事務繁忙,一直不得空餘,還見胡先生見諒。”
周銓並不是在說客氣話,這段時間,他確實忙得不停。
雖然還未收到京師那邊的最終訊息,但有關太學生對上皇城司的情況,董長青已遣人來報了。聽得董長青為了洗脫他的罪名,在京城中挑起如此重大的政治風暴,周銓當時都呆了。不過仔細想想,讓趙佶對他個人的懷疑,變成皇權與臣權之間的衝突,倒是一個破局的好辦法,這樣一來,他就不是孤身一人對上皇權。
但真正讓周銓這幾天忙碌的,是來自日本的訊息。
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遼、高麗還有金三國,在日本終於真正聯手,三國在熊野迎擊日本朝廷派出的大軍。遼國動用的兵力只有一千人,但有一萬日本僕從軍,高麗動用軍力五千人,外加五千日本僕從軍,金國動用兵力兩千人,還有四千日本僕從軍,這樣三國總共湊出了兩萬七千軍隊。
日本朝廷派出的軍力是兩萬有餘,加上地方豪族派來的援軍,一共三萬九千人。雙方在熊野大戰中,最初是遼與高麗聯軍和日本人對上,戰局僵持,畢竟此時日本的戰術戰法還極為簡單,而遼與高麗人憑險堅守,日本無力攻堅。後來日本一支部隊試圖從山道入島根,卻被不知何處而來的“山賊”所阻,其迂迴攻擊的意圖沒有實現,而金國的援軍在東海商會的默許之下,突襲吳浦,威脅日軍補給與後路。
這等情形之下,那些前來支援的豪族首先動搖,緊接著,在戰前私自離軍趕往日本關東地區的源為義,打著“勤王”的旗號,召集兩萬餘關東武士、民兵,進軍東海道,揚言要入平安京,得知訊息之後,日軍整個崩潰,在退逃途中,平忠盛掌握軍權,帶著一萬餘人逃回倉敷,其餘全軍盡皆覆滅。
此時日本已經顧不得諸國入侵之事,白河法皇與藤原忠實的矛盾,在內憂外患下徹底暴發出來。而藤原忠實因為有源為義為外援,不象歷史上那乖乖接受被解職的命令,相反,指責院政所的諸人乃是佞臣,法皇所倚重的北面武士是亂黨,他以“退位法皇當出家,不得幹令朝政”、“還政於當今天皇”為名,召源為義入京。
面對此局,白河法皇有些慌了,這老頭玩女人厲害,搞陰謀也厲害,但是面對真刀實槍就沒有那麼厲害了。原本他可以倚仗的北面武士,如今都在外作戰,不是在與三國的戰鬥中傷亡,就是給平忠盛籠絡過去,因此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逃離平安京,趕往倉敷,與平忠盛會合。
這訊息傳來時,周銓都有些驚奇。
雖然整個日本政局的變動,也有他推動的結果,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以為要等到戰局大定之後才會出現的日本分裂局面,竟然提前了。
歸根到底,是周銓低估了此時日本面臨的社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