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宋風華> 二七六、又一位公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七六、又一位公主? (1 / 2)

周銓愁眉苦臉:“臣若多出些錢,陛下是不是將臣父子的爵位再升上一升?”

趙佶愣了一下,他向周銓要錢,不過是敲打這廝,同時也想試探一下這傢伙究竟多有錢,卻不曾想,這傢伙竟然打蛇隨棍上了。

沉吟了一下,以周銓的功勞,幾乎相當於開邊,而且是收復燕雲。按趙家的祖訓,立此功者可生封郡王,周銓沒有收復整個燕雲,好歹換來了半個朔州,郡王不成,可是一個開國侯伯,在群臣當中應當沒有那麼大的阻力。

“行,你拿多少錢出來?”

“臣願贊助二十萬貫,臣也是養了一大家子,財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五十萬貫,許你任選一官職。”見周銓和自己討價還價,原本就喜歡市井風俗的趙佶笑著開了大口。

周銓一愣:“官家當真缺錢?”

“遼國打成那模樣,榷城的收入恐怕就沒有了,我能不缺錢嗎,一年可是千萬貫的進項!”

周銓心中一動,笑道:“若與大宋新盟得成,遼國當能再穩些時日,就算沒有遼國,我們還可以在別地再開榷城。”

“還有哪,高麗被你佔了,夏國馬上就滅了,莫非去南方,那些小國,一縣之地尚不過百戶人家,能有幾吊錢?”

“日本!”周銓道。

“日本……東海商會不是從那賺了不少錢麼?”

周銓笑了一笑:“官家有所不知,如今我們從日本賺錢,大多都要冒奇險……”

周銓所謂的奇險,並不是海上風波。

現在東海商會的造船和航海術,已經足以支撐他們在東海、黃海範圍內比較安全地往來,對此他們有統計,大約百次出海,才有三到五次較大事故,船隻沉沒或者失蹤者,更是百中無一。

所謂奇險,乃是日本朝廷的阻止。

日本自唐安史之亂後,一直實行三禁法,“渡海制”限制日本人到中國來,“禁購令”限制中國輸入商品價格,“定年紀”限制中國商船到來的頻率。若嚴格按日本人的這套來做,東海商會的貿易利潤會少掉一大半,故此,現在東海商會實際上是在日本海上進行走私。

走私利潤大,但成本也高,而且風險大,還要受日本本地商人的分潤,周銓對此早就不滿意了。

“令日本開國設榷城?”聽得周銓的建議,趙佶愣住了。

“對,在日本擇一二良港,如高麗之例,劃為東海商會租界,以為榷城,許我大宋商船自由往來,不禁次數,不限貨物價格,可容日本商民自由買賣,若能如此,足以彌補與遼榷城之失。來日陛下親征伐遼,亦不愁榷路道絕,國用不足!”

周銓說得很委婉,但趙佶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乘著現在與遼國的榷城還賺錢,用這錢來作為軍資,壓迫日本開放國門,允許宋國商品傾銷,從而讓商會獲取高額利潤,大宋朝廷也可從商會的收入中獲取海量的稅收。

今後再以這商稅稅收,來作為北伐遼國的軍資。

只不過日本也是海東大國,而且遠渡重洋,要逼迫它開放國門,不動刀兵似乎不可能。

而且水師出征,風波無情,也是一個大事。

因此趙佶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表示知曉此事。

猶豫了一會兒,趙佶又道:“濟州你想要如何收尾?”

周銓眼睛微微眯了起來,面上卻浮起了笑。

“官家說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只是東海商會在島上墾殖,關係著許多……”

“我不是想要你那個小破島兒,朕富有四海,豈在意你那小島,只不過高麗人年年來此哭訴,總須有個辦法。”

趙佶聰明,知道周銓誤會了,哼了一聲道。

“高麗人就是欺官家仁厚,所以跑你面前來哭訴,你讓他們來尋我就是。”周銓一聽,頓時樂了。

“你啊!”

趙佶也覺得這事情頭疼,很明顯,周銓絕對不會將濟州島吐出來。事實上,趙佶對濟州並不是一無所知,大宋那麼多商人前往日本高麗貿易,就連趙佶的那些皇叔、皇侄們,都湊出了一個大宋天水商會,原本是要叫皇家商會的,但“皇家”這詞不可亂用,所以就用了趙氏郡望天水為號。這些商人往來大海,多經濟州,在那裡補給、轉運,甚至就地貿易,這其中,就有皇城司的探子。

那可不是一個小破島兒,相當於大宋一州一府之地,上面人口,據說有近二十萬!

當然,如果有人告訴趙佶,周銓要據這個小島叛亂謀逆,那肯定是笑話,一個小島勉強糧食自給,離了大宋就啥都不是,靠什麼叛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