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勝往時鐘大廈釋放了“蛇”,剛開始還能探測到楚子航強大的生物電訊號,但幾秒鐘前,“蛇”就被完全焚燒了。
說焚燒其實不太準確,因為“蛇”並不是實物,但葉勝的血統此刻被楚子航壓制的太多,楚子航的周圍散發的溫度委實太驚人了,火焰就是一層天然的屏障,所有的生物電訊號都被極致的高溫隔絕。
葉勝不知道楚子航在日本之行經歷了什麼又收貨了什麼,但在他看來,此刻的楚子航絕對超越了卡塞爾學院對他“A”級的評判標準,甚至和奧丁一樣,跨越到了另一個唯獨,此刻血統評級對這些生物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就像危險混血種的實力還可以用“A”“B”“C”“D”和“S”級來衡量,但對於次代種和初代種來說,這樣的血統評級就已經沒有意義。
所有的標準都是用來界定凡人的,而“神”,已經超越了凡人指定的界定標準……楚子航能不能殺死奧丁葉勝也不知道,但至少在此刻的他看來,楚子航至少達到了和奧丁一樣的高度,至少他們擁有戰勝“神”的機會。
“愷撒知道如今楚子航的實力麼?”諾諾喃喃自語,心說愷撒一定會不甘心的吧。
她有很久沒見到愷撒了,說完全沒想過對方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在見到路明非之前,她都不知道愷撒和路明非、楚子航一起去日本執行了一趟任務,雖然對於這趟任務的描述,路明非和芬格爾只和諾諾說了隻言片語,但他們在日本一定經歷了很多很多事。
他們和日本黑道起了衝突,路明非帶回了繪梨衣,這個諾諾以前從沒聽說過的“超級混血種”,繪梨衣的力量和“言靈·審判”簡直打破了她的認知,路明非又忽然能使用“黑日”這麼強悍的能力,如果說路明非用“黑日”虐殺死侍的那一幕是今天帶給諾諾的第二次震撼,那現在的楚子航就是第三次。
也是最讓諾諾震驚的一次。
諾諾不瞭解繪梨衣,可她瞭解路明非和楚子航,路明非的本來就神秘,他替學院解決了好幾次龍王級別的危機,可誰也不知道他的極限究竟在哪裡,而楚子航則是一直被愷撒視為對手的男人,楚子航的力量一直很強,這一點毋庸置疑,加上他殺伐果斷的性格,被執行部號稱為王牌專員……但至少在那個時候,楚子航的力量並沒有強大到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可今天的楚子航已經強悍到可以和“神”對抗的程度,這帶給諾諾的震撼比繪梨衣來的更誇張。
也許日本之行後,愷撒的實力也有長足的進步,但絕對不可能達到如今楚子航的地步,他們之間的距離只會被越拉越大……大概這就是為什麼路明非和楚子航沒有喊上愷撒一起對抗奧丁吧,愷撒的自尊心真的能接受麼,諾諾默默地想。
“師兄,剛剛你有沒有聽到什麼?”諾諾想起什麼似的,忽然對葉勝問,“就是剛才我們離開時代廣場,我睡著的時候。”
“聽到什麼?”葉勝愣了愣,“你是說死侍的動靜麼?”
“不是……算了,沒什麼。”諾諾搖搖頭,她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忍不住開口問,“就是有沒有聽到……一個聲音,說你終於來了這樣的話之類的?”
“聲音?”葉勝微微皺眉,“沒有啊,死侍不會講話,這座尼伯龍根裡也沒有其他人。”
“是麼,那大概是我聽錯了吧。”諾諾搖了搖頭,沒再繼續糾結這個話題。
葉勝的言靈是“蛇”,雖然“蛇”沒法像“鐮鼬”一樣賦予葉勝超級聽力,但聲波也屬於電訊號的一類,如果諾諾能聽到有人講話,葉勝應該也捕捉到了才對。
只有兩種可能,要麼真的是諾諾聽錯了,恍恍惚惚之間產生了幻覺,要麼是真的有“人”說話,諾諾沒聽錯,但那“人”的存在超過了葉勝的“蛇”能夠探測的範圍,換而言之,他的血統比葉勝高了太多。
可為什麼只有諾諾一個人聽見呢?這一句話他專門講給諾諾聽。
“你終於來了……”
諾諾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了,葉勝說這座尼伯龍根裡除了死侍和他們以外沒有其他人,但葉勝忽略了,這裡有“神”。
諾諾抬頭看去,時鐘大廈的頂樓,奧丁的背影高大偉岸,彷彿屹立於高天之上。
不認識,諾諾檢索了一下自己的記憶,她不認識奧丁,也從未見過這位神明,但剛才路明非說,尼伯龍根是一座迷宮,入口只會為某個特定的人開啟……那個特定的人。
諾諾的雙眼好似漩渦,她這輩子第一次對“神明”動用了側寫,意識如深淵般沉淪。
……
戴著面具的傢伙們被路明非控制在楚子航和奧丁的戰場之外,已經有一半的人臉上的面具被路明非摘了下來,楚天驕並不在其中。
路明非站在時鐘大廈天台的邊緣,他往身後看去,死侍的狂潮已經推進到了大廈三分之二以上的高度,也許還有半分鐘,也許只需要二十多秒,第一隻死侍就能爬上樓頂,帶時候他們不僅要對抗奧丁和麵具客,還要提防成千上萬的死侍大軍。
像是入侵的狂蟻,數量實在太多了,路明非感覺到整座時鐘大廈都在震動,因為當時修建這座大廈的時候,政府號稱要矗立和CBD區黑太子金融中心獨對標的一座地標,於是整座大廈的主題一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材料,除了地基和內部結構是鋼筋混泥土以外,大廈的外牆和樓身都是特殊材質的玻璃、鋁板和幹掛石材,然而之後這片區域並沒有被劃撥到省大力發展的地塊裡,市區的重心仍然在CBD區,不然這座時鐘大廈也不可能一直用兩臺老式電梯,漸漸的,這片曾經短暫繁華一時的區域也變得人氣凋敝,這座曾經號稱對標黑太子金融中心的時鐘大廈也因為材料的維護和更換成本太高而要在擱置,年久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