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歷史上,應該馬上便是要發生渭水之盟,自己也聽到了和談中包括了歸還被俘的百姓,就先等兩日,兩日後再來突厥軍中檢視一番,若是發現沒有歸還的漢人女子,屆時在大開殺戒,拯救百姓!
總不能因為自己在突厥軍中屠殺,雖然也可能被反殺,但若是破壞了合盟的大局,這就相當的不美妙了。
現在去長安城中去看看去不錯,說不定有機會看到那李二也說不定呢?對了,還有那大唐的長孫皇后,若是偶遇個長公主李麗質那就更好不過了?
畢竟在別的小說中,這些人物都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巧遇的。
其實想一想和尉遲恭的相遇,這還是尉遲恭本來在歷史中便是在渭水之盟的過程中,在涇陽打敗了突厥人,自己也是恰好穿越成為涇陽縣的一個普通村民。
“也不知道這傳信的背後主人究竟是誰?”李安全說著當即是開啟了信件,可沒有什麼不看的忌諱,但讓李安全有些傻眼,這鬼畫符的書信寫的什麼鬼?
李安全只能是無語,先是在不亦魯黑帶領的軍營中投了身份牌,至於會不會有身份暴露?李安全就沒有怕過身份暴露,暴露就暴露唄!
繼而李安全騎馬出了突厥軍營,在突厥大營中,外出並沒有多大的限制,進來的時候必須要反覆的盤查。
故而李安全非常輕鬆的離開突厥大營,很快便是來到了傳說中的便橋。
一座木質的長橋,時而有兩邊的人馬來往,突厥人多為斥候,唐軍也是斥候,都是在檢視著兩邊的情況。
李安全看著更遠處的長安城,腦袋中瞬間便是出現兩句關於長安的詩句,“沖天香透陣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至於其他的詩句?
抱歉啊!
李安全表示就是這兩句詩的其他部分都是想不起來了,那就別提其他的詩句了,隨即李安全就如同一個突厥人的密探,大搖大擺的觀察長安城。
畢竟兩邊的人都是得了吩咐,都是非常的剋制的,並未交戰,但得太近了還是能夠看到彎弓搭箭。
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了一個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古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裡是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
操!
要攻入這樣的城池,若是城內軍民一心,沒死個上萬人連城頭都是摸不上,更別說攻破城池,關鍵突厥善於野戰,並不擅長攻堅。
估計這也是突厥最終沒有猛攻長安城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畢竟李世民可不是老年的李隆基那貨,死守長安的勇氣都是沒有不說,逃跑都是一流的。
奈何楊玉環被殺了!
關鍵李安全都是騎馬繞著長安城一圈了,沒有發現可以進入長安城的機會,日頭也是漸漸落向了西方。
一想到這兒,李安全不由再次埋怨那個交給我密信的突厥人,也不安排一下啥的。
但李安全突然看到了機會,遠處的高士廉準備返回長安城,畢竟高士廉雖然被李世民下令商討議和的具體事宜,但也沒有必要在突厥軍營中過夜啊!
故而看到日頭偏西,高士廉準備回長安回報工作,進而休息一番。
李安全當即打馬靠近,夕陽中一騎打馬而走。
“站住?幹什麼的。”
“我乃是大汗的密使,作為監督漢使是否如實執行合約。”李安全當即是瞎編亂造。
為首的高士廉打眼一看,雖然不知道此人所言是真是假,但極有可能是頡利的行事風格,心中有大想法,但自己的手腕又是跟不上,突然弄出一個人來也是極有可能的。
高士廉當即揮手說道:“跟在後面!”
接著十幾人向著長安城的北門而去,從玄武門旁邊的一個叫芳林門而入。
至於玄武門?至少除了軍隊外,大臣都是忌諱這個大門,能夠繞開便是繞開。
經過了一陣的閒扯後,李安全也算是得知了為首的穿著紫色衣服的官員竟然是高士廉,還是侍中。
好吧,其實李安全也不太記得這個高士廉究竟是誰啊?
當初看隋唐演義的時候,似乎聽說過這個名字。
打油詩:
昔日安全一敵百,今日苦戰一衛降。
無奈送信遇士廉,或許入城見麗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