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章誤會 (1 / 4)

李二正準備發飆之時,卻見高陽公主把手伸向了楊帆。

還沒等楊帆反應過來,後腰傳來一陣刺痛,疼得楊帆頭腦清醒了不少。

強忍著來自高陽公主的摧殘,楊帆臉上的肌肉抽搐一下,轉頭問道:“娘子,有何事兒?”

高陽公主沒有回話,眼神看向了李二陛下。

楊帆隨眼望去,卻見李二陛下臉色陰沉,一副風雨欲來的樣子。

正疑惑之時,眼神轉向了自己寫的詩句。

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的相見時難別亦難。

但自己寫這首詩可不是想與韋貴妃玩暖昧,而是嘲諷這位貴妃已經日落西山。

不說其他人,就是旁邊的長孫無垢也遠遠比不上。

想到這兒,轉頭看去,一張嬌美如花的面龐便出現在楊帆眼前,惹得這貨又是嚥了咽口水。

長孫無垢雖然已是幾個孩子的媽,但與高陽公主站在一起,反而像是姐妹一般。

甚至比高陽公主更多了一絲成熟的韻味,正是女兒家最魅力無限的年紀,與孤傲如梅的高陽公主尤如遍地蓮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虞世南低聲喃喃的念著,忍不住再看了一遍,細細的咀嚼。

雖然這首詩帶著無盡的憂愁,但不可否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

這首詩簡直就是人生的寫照。

因相見而感懷離別的難捨難分,此一層意也;

因離別而感壞人生相見的不異,此另一層意也;

人生匆匆,友人之間相隔千山萬里,不也正是有這樣的憂愁麼?

如今年近80,可謂是活一天少一天,對於這樣的人生感悟虞世南更加深刻。

此詩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然天成也!

至於楊帆寫這首詩的用意是不是嘲諷玫貴妃不重要了。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感受,虞世南就體會到了另一種意境。

當然,虞世南是想多了,但不可否認詩詞的理解是有多種多樣的。

還沒等李二發飆,虞世南感懷道:“縣公,此詩意境深遠,老朽甚喜,雖然是寫給貴妃娘娘的,不知可否讓轉贈給老夫?”

這位士林中的大儒都發話了,本來想發飆的李二陛下硬生生把罵人的話嚥了回去,差點一口氣沒喘過來。

聽到虞世南的神助攻,高陽公主趕緊說道:“一首詩而已,虞公只管拿去,如果貴妃娘娘想要,本宮再讓郎君寫一首就行。”

虞世南一張老臉笑成了菊花,趕緊道:“多謝公主殿下賜詩!”

由於虞世南的攪合,一場風波在無形中消聲滅跡。

與楊帆交好的,無不暗中鬆了一口氣。

本來想看楊帆出醜的,無不暗叫可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