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
關下,清晨的白霧中,鑽出一騎。
守關的八旗立即檢視,卻是一名疲憊的女真老婦人,她見到八旗,拿出一封信來。
尼堪趕到時,那老婦人卻自盡了。
她一家人都在潁州被殺,就剩下她一人,這次被帶來送信,信到,她也不想再活了。
從關外到關內,從北京到潁州,這一路來,曾經有過興奮欣喜,也經歷了煎熬絕望,如今終於解脫了。
生命消逝的最後一刻,她眼角流下淚水,如果能夠選擇,死也不會讓家人入關的。
“將她安葬吧。”
尼堪接過信,仔細的看過,是大明天子給他的信。
天子重提之前女真人請降求和一事,還說女真人不守信用,說好的歲幣也沒給,撤兵也沒撤。
但大明天子仁厚,願意再給女真人一個機會,現在放開南陽武關通道,讓他們撤離。但限期一個月撤離,且禁止擄掠漢人百姓撤離,也不許擄掠牲畜牛羊,搶掠百姓糧草錢財等,否則這條撤離通道將會被立即封鎖。
一個月後還留在武關外的清軍,將都會被攻擊和殲滅。
看完,尼堪沉默了。
“朱以海這是何意?”
尼堪捋捋鼠須,似有所明白。
“估計朱以海也信不過吳三桂,所以想來個禍水東引,讓我們跟吳三桂打起來,然後他好坐收漁人之利。”
這是陽謀,尼堪明知,卻也無力。甚至心裡還得感謝朱以海的網開一面,此時明軍各路精銳圍逼過來,他們要是再不撤,就徹底的要葬送在這。
此時就算知道被趕去關中,是要借刀殺人,卻也顧不得這些。
“趕緊派人給荊襄各處傳令,趕緊撤來武關,不要擄掠人口、牲畜,帶上金銀、糧食就行了,要快。”
······
“報,大王,白河城失守!”
鄖陽城中,一名家丁飛奔進來稟報,白河縣城失守了。
“他們來的好快!”
鄖陽王王光恩焦躁不安起身踱步。
“大王,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
數名部將一起勸說。
可王光恩卻猶豫不決,他本是關中饑民,為了求活而造反,後來見官軍十面圍剿,便轉接受招安,為大明堅守鄖陽數年,紹天稱帝,他也得了嘉獎封賞,封侯爵拜提督,鎮守鄖襄一帶,可以說極大的滿足了他。
只是後來朝廷的整編裁軍引發他極度不滿,最終在韃子的封王誘惑下他改投清廷,得封鄖陽王,仍領鄖陽提督等。
他守住了自己的地盤。
亂世之時,他一直緊守一個理念,那就是必須得有兵有地盤,其它都是虛的。誰要動他的兵和地盤,那誰就是要他的命。
他就可以翻臉。
只是誰又能想到,這幾年間,局勢已經到這地步了。
“尼堪和巴思哈他們怎麼能跑,他們現在一撤,這山南豈再屬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