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愣神。
“忠勇侯,請接旨。”
“臣秦良玉領旨謝恩,監國萬歲!”
聖旨接過,秦良玉向張岱問起浙東情況。
“局勢大好,”張岱如此說,“之前監國殿下親提三千虎賁北上三吳,一路打到了鎮江,席捲江南,雖然最後因為韃子實力仍盛,所以攻下諸城後並未堅守,但也收拾人心,壯大力量,監國已帶著十鎮御營數萬人馬回到浙東,如今兵強馬壯。”
說著,張岱揮手。
“這是銀元十萬兩,監國命賜給忠勇侯與石柱將士們。”
石柱土司白桿兵,也被朱以海賜軍號忠勇,以秦翼民為忠勇鎮總兵官,馬萬年為石柱宣慰使,兼忠勇鎮副總兵。
馬萬春被授千牛鎮五品帶刀侍衛······
一口口箱子抬上來,開啟,是一箱箱的銀幣。
整整十萬枚銀幣。
“這是監國新鑄錢麼?”
“嗯,此是監國新鑄之魯監國元年龍紋銀元,特賞賜忠勇鎮官兵們。”
看著這些銀子,連馬萬年等也都驚訝萬分,這魯監國看來還真挺有實力,居然能給遠在四川石柱的他們發軍餉,直接送來十萬兩。
“張公經過湖廣,不知道現在那邊如何了?朱督師需要我們石柱出兵多少,我現在有兵八千,若需要,還可再徵召,可親自率兵一萬過去。”
張岱動容。
“如今四川大部還在張獻忠手中,重慶府也不安全,監國的意思,是請忠勇侯就坐鎮石柱,聯合播州,準備收復重慶。”
張獻忠放棄兩湖江西第五次進攻四川,全力入川攻打,在重慶與川軍決戰,以爆破城牆的辦法攻破重慶,此後一路打進成都。
年初,整個四川就剩下重慶的石柱和南邊的播州還沒落到大西軍手中,石柱有秦良玉和白桿兵。
而播州有王應熊。
王應熊是重慶府人,崇禎六年入閣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七年擢文淵閣大學士,八年獲罪返鄉。
去年,弘光任王應熊為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川湖雲貴軍務,楚鄖貴廣悉聽節制,專剿張獻忠,給銀三萬兩,賜尚方寶劍。
不過此時四川僅剩下石柱、播州兩地,王應熊無師可督,但這位還是散盡家財,招兵數千,在播州遵義開府,並收攏舉薦了川將羅於莘、侯天錫、曾英、王祥等。
先前,李赤心高一功等自陝甘借道漢中南下,與賀珍交戰後,進入了夔州府,先後從大西軍手中奪取了達州、萬縣、夔州奉節、巫山等地,直下荊湘。
不過當時李赤心等無意留在巴東與大西軍對峙,只是借路經過,王應熊則趁機到川東一帶,招兵買馬,佔據夔州府,抵抗張獻忠。
在六月,參將楊展在犍為起兵,襲破嘉定府(樂山),又在樊一蘅、馬應試、餘朝宗的協作下攻佔敘州(宜賓)。
王應熊聽聞捷的,立馬南下接應。
楊展先大敗馮雙禮,然後又被孫可望擊敗,退守懷仁,拜見王應熊後,合兵號稱八萬收復永寧,屯魚腹關,偷渡合江,復還嘉定府。
說來這個楊展也是個傳奇人物,身長七尺餘,英姿慷慨,是崇禎十年武進士第三名,從軍楊嗣昌,隸屬曾英麾下,授廣元守備,後升中軍參將。
張獻忠攻成都時,他率三千精兵守衛成都,城破被俘,就在要被殺時,奪刀斷繩,砍死兩人,跳江逃脫。
然後在川南收攏人馬,殺了大西軍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憑一已之力,滅西軍船隊,打斷了張獻忠南下計劃。
張獻忠轉而欲入漢中,結果年初派大軍攻漢中,卻反被已降清的原大順軍將領賀珍大敗,清軍趁勢逼近川北,張獻忠反而陷入被動,只能屯兵川北據守。
而四川的明軍也趁勢反攻。
王應熊率王祥收復綦江,楊展收復敘州、嘉定,曾英則進入重慶外圍。
可以說四川的形勢一時有些好的出人意外,遠在浙東的朱以海接到了三個督師的捷報。
一個是總督川湖雲貴的弘光督師王應熊從遵義發來的,一個也是弘光朝任命總督河北河南山西軍務的張縉彥從大別山區發來的。
還有個則是朱以海任命的總督川陝豫楚贛黔滇七省軍務的督師朱大典從長沙發來的。
手機閱讀『小♂說÷吧→』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