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甚悅之。”她接著說道,“今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小女子不才,見此裴園,心有所感作了首詩,還請諸位斧正。”
她如此請求,眾人自然紛紛答應。
待到女子將詩作誦出,雖然不甚精妙、頗具匠氣,但念在對方只是一個小女子,人們自然也不會過多苛責,皆道“好詩”。
詩作誦罷,少女似是因為得到他人肯定而心中歡喜,道謝後坐下,語氣中夾雜有些許笑意。
在少女開口時裴素便認出了對方。
她是梁家小姐,就是那日舉辦賞園會卻被裴素說“梁家園林不如我家裴園”的姑娘。
方才梁小姐起身說話時,裴素還以為對方是要向自己發難,心中慌亂,又有些緊張。
直至此時少女說完話坐下,她這才鬆了口氣,心中感謝梁小姐“大人不計小人過”,並沒有為難她。
裴素放下心來,場中也是談笑不斷。
眾人圍繞樑小姐所作那首詩談論一陣,很快有人技癢,同樣作詩一首。
那人詩作相較梁小姐那首不知好了多少,自然贏得場中一致稱讚,那人朗聲道“過獎過獎”,心中卻是早已樂開了花。
故作矜持一陣,男子坐下,場中其他人見此,也終究是按耐不住了,詩興大發下,或好或壞的詩詞被人們誦出。
好的詩作自是被傳閱稱讚,差點的卻也不會被人譏諷談笑,隨意點評兩句也就是了。
場中一時知迴響著詩詞吟誦之聲,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時間長了,場中不少公子小姐都有詩作傳出,各自滿意或是不盡如人意,心中想法在此便不過多言語。
“前些日子裴十三小姐說,梁府園林不如裴園遠矣,初時我還不信,以為十三小姐誇大其詞。”場中安靜一刻,梁家小姐忽而說道,“今日一見,才知是我目光淺薄了。”
聽聞此言,裴素心道梁家小姐果真是要與她化干戈為玉帛,徹底放下心來。
正欲說“哪裡哪裡”,客套謙虛一下,便見她又接著開口了。
梁家小姐透過屏風看著她:“今日至此裴園,諸位才子小姐不由興起,為之賦詩,那日到我梁府卻未這般詩興大發,確實是高下立判。”
裴素聞言露出笑容。
梁小姐轉而掃視全場:“聽聞,十餘年前裴大老爺詩文聞名京都,裴氏,十三小姐書香門第,應得裴大人真傳。”
“今日,諸位才俊初至裴園,有感而發。”她目光再次轉向裴素道,“裴十三小姐自是這裴園主人,其間山水園林也看了十數年了,卻始終未有言語,作壁上觀。”
梁小姐目光緊緊鎖定屏風後的人影:“十三小姐是否有些敝帚自珍、吝於指教了呢?”
“還是說,我等拙作入不得十三小姐的眼,這才不願與我等分享?”梁小姐面上掛著冷笑,接著道:“倒也是,裴大老爺富有詩名,雖已離京十年,可裴小姐自幼耳濡目染,眼界自也是極高的。”
說到這裡輕笑一聲,“呵,裴小姐對於詩詞一道自有獨道見解,看不起我等也是正常,倒是我缺了些自知之明,說了些無知話。”
裴素面上的笑容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