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源這個問題,讓會議在場的員工都是一臉的疑惑。
引擎開發歸你陸源所管,你卻說沒合適的人選?
那還搞個球!
陸源看到在場的小夥伴都給他投來異樣的目光,也是一臉的無語。
“你們看我也沒有用啊,這個動作引擎我想幹也幹不了啊。”
呂頌示意他冷靜一下。
“陸源,你說說你的難處,大家一起商量。”
陸源咳嗽了一下,然後慢條斯理的解釋道。
“其實,一般的動作引擎,很多遊戲素材網站上都有下載,但是本次的大作,即時動作遊戲《黑神話大聖》,裡面的主角大聖是舞棍棒的,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動作的設計一定是按照華夏的棍法來,這方面找個內行人的來進行模擬是最好的。”
“還有,人物動作模擬同步器,這東西我們現在也沒有啊。”
陸源這麼一說,呂頌心裡面就明白了。
相比《空洞騎士》的動作引擎,《黑神話大聖》的動作引擎要求會高出一個檔次。
前者是2D橫板遊戲,後者是3A大作。
檔次不一樣,需要的動作引擎自然也不一樣。
遊戲的製作中,模擬器是經常會用到的一個程式,主角的肌體動作,武器的滑動軌跡,子彈的出膛滑行的距離,這些都需要模擬器的參與。
模擬器也分兩種,虛擬和現實。
虛擬模擬器,簡單的來說,就設計師自己想象出來的動作,一般來說,就是靠著一個個拼湊在一起的動畫來進行的。
這個過程和動畫片的製作原理差不多。
而現實模擬器,卻比虛擬模擬器要真實的多,現實模擬器主要根據貼在人的身上各個部位的感測器,來捕抓人的動作,然後根據這些捕抓的動作來生成其他一套新的動作出來。
我們看的科幻片大作,就是根據這些來製作的,就連電影中的很多雄偉壯觀的背景,都是虛幻引擎的製作出來的。
現實模擬器造價不菲,這玩意貴的不是模擬器本身,而是感測器。
在人體身上的各個部位貼上感測器,普通的感測器五千一個也有,價值好一點兩三萬。
國內的感測器定位不好,質量好的都在美國那邊。
現在如果走亞馬遜這邊網購,來回也得折騰個半個月,本來就時間就不夠了,這麼折騰的話就更加的不夠了。
作為呂頌的粉絲,陸源這邊也表示愛莫能助,不是買不起,而是時間上也是差不多。
電子產品一般是不走空運的,跟別說這些感測器都是內建鋰電池了。
“這件事我會想辦法,大家先繼續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呂頌覺得也沒必要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了。
這件事只能靠呂頌自己想辦法了。
回到自己辦公室之後,呂頌就發了個郵件給高橋雅美小姐,詢問對方也沒有這樣的模擬器,呂頌想借。
高橋雅美很快就給出了答覆:有是有,不過都是舊的型號。
呂頌心中大喜,急忙問能不能借給他用一段時間先。
高橋雅美表示:當然可以,就是要請示自己的上級領導,等一下再你回覆。
要知道這一套感測器的數量最少都三四十個,一個造假一萬多,算下來就算三四十萬人民幣。
換算成日元的話七百多萬了。
算上模擬器,一套下來一千萬日元妥妥的。
趁等回覆的這段時間裡,呂頌打算去辦公室裡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