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波賽琳的那隻呆呆獸,洛奇亞是打算賜予神力,將其進化成為呆呆王。
其目的,就是為了彰顯作為暴風祭司非凡超然的地位。
···
最後,讓主島更名為“暴風神島”,將其作為神域之地,也是有洛奇亞的考慮。
主島的面積極大,說是島嶼,倒不如說是漂浮的小型大陸更為貼切一些。
在洛奇亞的計劃當中,暴風部落的未來,基本上所有的人們都會生活在主島;
然後,在暴風神島上人們繁衍生息,大力發展文明;
讓文明從遠古時代過渡到古典時代,在發展到中古文明之後,就可以開啟遠洋的征程,嘗試接觸其他的文明,並開闢一些航線。
而且,這一次接見波賽琳等人之後,洛奇亞就得要考慮更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那就是文字。
暴風部落需要文字,文明需要文字。
什麼是文字,文字就是文化的載體;
什麼又是文化,文化就是一個民族或是部落看待世界的方式與角度,進而總結的經驗與常識。
可以說,文字的出現,便是部落文明的飛躍;
文字的普及,是部落從中古時代正式進入古典時代的象徵。
文字的出現,則會讓曆法、算數、歷史、文學、哲學等領域出現,並開始蓬勃發展。
人們開始學會記錄這個世界,而後人則會根據先民所留下的典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歸納總結,反覆認真地瞭解觀察這個世界;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科學與藝術也會隨之發展。
那麼此刻,洛奇亞面前就有了兩個選擇;
英文與漢字,他究竟應該選擇哪一個,作為暴風部落的文字呢?
這兩種語言,在洛奇亞的前世都是歷久彌新的語種,體量大,涉及的範圍廣,文化底蘊基本上不相上下,都是不錯的選擇。
不同的地方,便是英文為表音,一維文字;
以暴風部落現階段的古精靈語,融入其中很是容易,而且完全可以根據語言的發音,不斷創造新的單詞,制訂新的語法。
而漢字,則為表意,屬於象形文字,二維文字;
儘管見字識意,但是憑藉當下暴風部落的智慧,想要理解來自另一個世界歷經數千年所濃縮的精華,絕不是那麼輕鬆簡單的事情。
沒有數十年的努力,想要真正理解吸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象徵鳥已經離開了烏賊王之前的洞穴,去面見波賽琳等人了,偌大空曠的洞穴之內只剩洛奇亞,一臉猶豫不定的樣子。
最後,苦思冥想的洛奇亞,最終還是選擇了漢字;
這不僅僅是情懷,又或者說是對前世文化的不捨留戀;
更多地原因,便是前世的洛奇亞,英語實在是不咋地···。
而且,洛奇亞還有一個野望,如果暴風部落的航海技術與精靈戰力,都是強到一定程度的話;
那麼前世的“無敵戰艦”,“海上馬車伕,又或者是“日不落帝國”的曠世盛景,將會重現精靈世界。
洛奇亞倒是不在乎征服殖民什麼的,那是暴風之民的自由選擇,他不會干涉。
可如果洛奇亞的計劃成真,那麼在不久的未來,便能看到各個國家與部落,都在使用著漢字。
儘管到了那個時候,漢字本來的意思,可能多少會有變化。
但是,讓漢字傳遍精靈星球每一處角落的偉業,卻是讓洛奇亞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興奮不已,靈魂都為之顫動!
洛奇亞覺得,這是他作為來自前世古老國度一員的堅守與責任;
那麼,就讓漢字,重現精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