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結束,一些觀眾還沒能從《靈動:鬼影實錄2》裡的恐懼從走出來。
哪怕電影院的燈亮了,也沒能給一些人溫暖或安慰。
芭芭拉抱緊肖特。
“為什麼燈已經亮了,我還是感到很恐懼和緊張?”
肖特發覺芭芭拉的身體溫度比較低,也不知是空調原因還是受到驚嚇的原因。
“我也不知道。這第二部確實讓人感到害怕。不過,我倒沒你說的那種感覺。燈亮了,應該不會再害怕了吧。”
克洛斯在一旁回答:
“那是因為影片最後的恐怖衝擊。和第一部一樣,前面看似沒有什麼恐怖鏡頭,但一直都在營造恐怖氣氛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到了影片結尾,就像用一根針刺破氣球一樣。用極快的速度把之前積累的恐懼全部釋放出來,形成一種衝擊效應。如此才會讓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夠的人,即便燈亮了,看到很多人在身邊,也還是沒有安全感。”
隨著人流,四人緩慢往外走。一路上,有不少人都在說自己還沒緩和過來。
很快,網上就有了看過首映的影迷發表評論。
“太好看了!”
“真的很恐怖!”
“不恐怖退錢。我說的,退不退由文之仁和沃納決定,哈哈!”
“和第一部差不多類似的節奏,最後影片結尾讓人恐懼到極點。”
很快,專業影評也出來了。
《每日娛樂》影評:
“《靈動:鬼影實錄2》採用了與第一部差不多的節奏和故事,續寫煩惱驚恐的居家經歷。與第一部相比,第二增加了更多的角色,讓更多受害者帶觀眾感受恐怖氣氛。
從恐怖氛圍的營造和驚嚇手段上看,延續了第一部的風格,又儘可能地讓這些手法不顯得老套,或者出現與第一部的重複。
角色增加了幼兒,喚起觀眾的母愛,更增加了恐怖點和節奏點,也讓觀眾除了害怕,還有擔心。
角色增加了女兒,讓男主能夠有所轉變。也從女兒的查詢中,引出一條線索,說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而這條線索,又可以引出第三部。將一個解密,拆到第三部進行。
角色的增加,讓我們看到《靈動:鬼影實錄2》融入了《潛伏》系列的一些手法。
讓人感覺每一部與每一部之間環環相扣,都有著聯絡。惡魔的出現,是有原因的,不是孤立或者沒有原因的。
說到不是孤立,這裡面似乎有了《死神來了》系列的一些味道。
再往上追朔,又似乎有著《午夜兇鈴》的一點影子。
可以說,深得恐怖片精髓的文之仁和沃納,在給影迷們上映了幾部精彩的恐怖片後,這一部《靈動:鬼影實錄2》水準仍在。
整部影片看似情節緩慢,實際卻是讓人不斷緊張。而且保持了上一部的風格,不讓惡魔出現,卻更加讓人恐懼。
這種恐怖感的逐漸收緊,到最後影片結尾突然爆發,重重地擊倒了那些追求邪惡樂趣、恐怖蕩起的影迷。
《靈動:鬼影實錄2》,仍是一部讓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
《娛樂好來呼》影評:
“很少有人能夠像文之仁和沃納那樣,專注於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