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我們來嚐嚐灌湯黃魚的味道。”
三人舀湯吃魚。
“好!”
“嫩!”
“彈!”
“油炸過而不熟,蒸出時間剛剛好。”
“魚肉吸收了極品湯汁,形成獨特的鮮香!”
“香氣、味道皆是層次不同。每一次咀嚼都有一種味道和香氣出來。可是,卻又將各種海鮮的鮮味融合成渾然一體。妙妙妙!”
“第一輪比試,我把票投給吳龍的灌湯黃魚!”
“我也把票投給吳龍的灌湯黃魚!”
“我一樣!”
黃虎氣得大叫:“我不服!他怎麼可能做得比我好吃!我用的都是幾種魚最好吃的部位!”
“你自己上來嘗就知道。”評委請黃虎上來吃。
黃虎上來吃後,不再說話。如果連這麼明顯的美味他都否定,那麼不用再比,他就會被直接判定失去食神比賽資格。
因為,他連正常的評價都做不到,憑什麼當食神、做表率?
內地評委點評道:
“你的想法雖然不錯,但在比賽當中卻是敗筆。不管是美食、還是畫畫,都講究主次、君臣。幾種魚最好的部位湊到一起,恰好變得多主少臣。沒能君主臣輔、花紅綠葉配。”
其他兩位評委點頭。
第二道菜開始。
黃虎做的是乾坤燒鵝,吳龍做的是咕嚕肉。
“乾坤燒鵝?看樣子是根據三套鴨的做法改良。”內地評委點評。
濠江評委道:“不過,將鵪鶉放進鵝身裡燒烤,想要做到好吃,並不容易。”
港島評委點頭:“鵝身裡填鵪鶉,燒烤難度增大。容易導致外面焦,裡面的鵪鶉不熟。”
“嗯,確實如此。”濠江評委認同:“如果鵪鶉先熟再填進去,又沒了這種烹飪方法的精髓。無法交味道與香氣完全混合,形成新的香氣和味道。”
內地評委卻道:“這點我反而不擔心。黃虎會內功,用內功燒烤,把熱氣逼進鵝肚裡,只要控制得好,裡面的鵪鶉吸收鵝味,應該會另有風味。”
“倒是吳龍做的咕嚕肉,太過平常。”內地評委搖頭。
港島評委:“咕嚕肉最重要的是甜酸汁,不能搶走肉的味道。還有排骨的皮一定要脆口。”
“咕嚕肉想勝過乾坤燒鵝,恐怕很難。”濠江評委不看好吳龍。
咕嚕肉再怎麼做,也是豬肉。豬肉比不上燒鵝肉,也比不上鵪鶉肉。
主持人驚呼:
“看!黃虎用內功吹乾鵝!”
就見黃虎大吼一聲:“吹風掌!”
繞著鵝打一圈吹風掌,鵝被內功掌風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