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智博坐在沙發上,閱讀著手上的書籍。
之前巖田主編雖然推薦自己去看看,但秦智博不想花太多心思在成為作家上,也就沒有看。
在正式閱讀之前,秦智博看了在書封背後的一些編輯推薦語。
《非洲漫遊之旅》,一本講述木下智則在非洲所見所聞的遊記書。
不過與傳統的遊記書不同,這本書虛實結合,將當地的風土人情與虛構的旅行故事結合。
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
它將神秘的非洲大陸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現實與幻覺相混,人神難分。
頗有股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因而受到廣大讀者的追捧。
...
以上是編輯和媒體的評語,聽上去確實有別於其他乏味的旅行書,容易勾起人的興趣。
開始
全書的第一章,以第一人稱敘事,講述了主人公,也就是“木下智則”自己,是一家大公司的繼承人。
某天,他的母親生了一場重病,無論去多少家大醫院檢查,都檢測不到身體上的異常。
唯獨在母親的肩膀後,長出一個某種奇異圖桉的紅色斑紋,類似人類的嘴巴、牙齒和舌頭,這引起了他的注意。
於是,木下智則開始在各種書籍中翻找這個圖桉的資訊,向東都大學的教授請教,終於得到了關於圖桉的資訊。
它來源於遙遠的非洲大陸,是非洲肯亞人祭祀時使用的一種特殊圖桉。
肯亞人會將這種圖桉紋在人身上,象徵著“天命之人”。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木下智則”踏上了千里救母的旅途,前往神秘的非洲大陸。
...
秦智博不清楚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總感覺這個劇情有些似曾相識。
不過後世的文化作品變得更多了,有類似的情節也是正常。
...
木下智則輾轉世界各地,從亞丁灣坐輪船,途徑海盜猖獗的海域,終於來到非洲。
他第一個落腳的國家是衣索比亞,在貧瘠的非洲土地上,埃國也不算是富庶的國家。
乾燥的空氣和灼熱的日曬讓他的身體變得虛弱,水土不服的他剛到埃國首都就病倒了。
沒有辦法,他只能在這裡的一家小診所調理身體,等待身體適應非洲土地再上路。
在亞的斯亞貝巴的酒館裡,他品嚐了當地特色的酒品,一種名叫Tej的蜂蜜酒。
這是由蜂蜜、水,以及一種叫gesho的植物釀造而成,色澤金黃、口感粘稠綿長,裝在一個大肚圓底、類似燒瓶的特殊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