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是下官有幸第三次出使天朝,上次出使已是崇禎元年,我皇登基之時,下官跟隨右贊成一同前來恭賀,一晃之間便已是十四年之久了,右贊成也已駕鶴西去,思之令人不勝唏噓!”
就在朱由檢召集閣臣商議呂宋相關事宜後不久,由京師北面的東便門駛來了一長溜裝飾豪華的四輪馬車,隊伍的最前端是二十騎錦衣衛大漢將軍持械開道,寬敞的街面上,不少行人商賈紛紛駐足,用滿是好奇的目光打量著由這一行隊伍。
“貴使既是數次抵京拜謁我皇,不知對我皇明京師現狀有何觀感?”
車隊排在第二位的一輛馬車中,鴻臚寺司賓署署丞方用之笑眯眯的看著對面一位已過壯年的中年人問道。
“既是方署丞相詢,那下官也無須隱瞞。
下官以為,現下帝京之風貌,與崇禎元年之時有著天壤之別!
若非有些樓臺高閣尚存,下官幾以為是誤入天界一般!”
這名中年人身著的緋袍乍一看與大明官袍極其相似,但仔細看過後才從紋飾圖案等諸多細節中看出有所不同。
這名中年人的樣貌與明人並無差異,開口講話也是字正腔圓的大明官話,但是從他對方用之的神態中,卻顯露出一絲謙卑以及誠惶誠恐的意味。
畢竟雙方從官階上懸殊太多,作為朝鮮從二品禮參判的他,在國內也是頂尖的人物,根本不必對一個從六品的大明官員如此低三下四。
此人名叫金成勳,受朝鮮國王之命,以給朱由檢恭賀中秋之名出訪大明,其實就是前來給大明賠罪的。
朝鮮的官制基本是仿照明制,由正一品到從九品,一共十八級,官府也是仿大明式樣製作的。
國王以下也有朝廷,名曰議政府,首領稱“領議政”,相當於大明的內閣首輔。
領議政之下為左右議政,與領議政同為正一品。
再下面就是從一品的左右贊成,正二品的左右參贊以及中書舍人等等。
議政府之下有吏、禮、刑、戶、工、兵六曹,其職責與大明六部相同,其六曹主官稱為判書,為正二品官職,副職分左右,從二品,稱為參判,而金成勳就是禮曹的左參判。
金成勳此次奉命前來有兩個目的。
第一,就是為崇禎十一年,大明掃平關外時,有五千朝鮮銃手參與其中之事說明原因,並誠懇道歉。
第二,金成勳還肩負著向大明求援的使命。
持續十幾年的小冰河氣候不僅是對大明造成嚴重影響,朝鮮也沒能脫得了此劫。
持續數年的乾旱洪澇等極端氣象下,本來土地就很貧瘠的朝鮮受災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