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永固走後不久,孫應元奉召而來。
行禮賜座後,朱由檢開口道:“朕最近事務繁忙,也沒顧得上詢問。今日召你前來一是瞭解情況,二是有機密之事囑託與你,你先說說勇衛營的情況吧!”
孫應元起身拱手,朱由檢擺手讓其坐下,孫應元坐穩後道:“啟稟聖上,自得聖諭之後,監軍太監盧九德、劉元彬二位欽差與微臣一起前往京營挑選敢戰之士,幾個月來共選得騎軍二千人,步卒四千餘人。
黃得功、周遇吉二位將軍帶往山東五百騎,陝西巡撫孫大人帶走五百騎,現在勇衛營共有騎兵四千,火銃手一千,弓手兩千,長槍手五千,刀盾手兩千,滿員合計一萬四千餘!”
“火銃手還是少了,軍器監火銃供應跟得上嗎?”朱由檢問道。
“啟稟聖上,目下軍器監月供火銃伍佰杆上下,營中現存火銃三百餘杆。”孫應元答道。
“火銃是否優良?有無炸膛?”朱由檢繼續問道。
“稟告聖上,目下統領火銃營的是原京營火器營參將王允成,王將軍慣習火銃,對軍器監新造的火銃讚不絕口,雖日日操演,並無一例炸膛,並且射程較京營的火銃遠十步上下!”
“嗯,軍器監功勞不小。朕會下旨讓軍器監加快生產,現在看的話時間還來得及,爭取明年三月前,火銃營擴至三千人,要日日操練。你和王允成等多多合議,完善火銃與其它兵種的協同作戰方式,尤其以對抗騎兵作戰為主,我大明與韃虜騎兵作戰多年,這方面不缺好的戰例,你等要用心研究!”
孫應元一愣,喜道:“聖上,莫不是勇衛營要去打韃子?太好了,勇衛營將士苦練已久,但一直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兒郎們經常議論,人人都想殺賊立功,以報效聖上!”
朱由檢笑道:“看來士氣可用,莫急,一定嚴格操練,遇到勁敵之時方可戰而勝之。朕要說的第二件事就與此有關,你過來看看地圖。”
孫應元起身來到御案前面,朱由檢站起身來,指著圖上居庸關一帶,問道:“如果建奴從這裡破口而入,威逼京師,你將如何應戰?”
孫應元吃了一驚,暗道:“莫不是聖上得到訊息,建奴要打進來?”
但他並未出聲,只是認真觀看地圖,心裡推演事情的進展,朱由檢沒有催他,只是靜靜的等待他給出的答案。
半晌過後,孫應元開口道:“建奴如果破了居庸關,微臣認為建奴首先會分兵向東攻破懷柔,以免後路被斷,然後定會合兵攻打昌平,打破昌平京師就會告急。
臣認為建奴並沒有實力打破京師城防,建奴會虛張聲勢,做出逼迫京師的姿態,分兵南下攻擊良鄉、房山等地。按照建奴前幾次入寇的經驗來看,還是以劫掠為主。
如果勇衛營出戰,微臣會以步卒正面擊破昌平之敵,解除京師之危,然後以騎兵在盧溝橋一帶以逸待勞,等建奴飽掠回返之時迎頭痛擊,將建奴擊潰。然後尾隨追擊,建奴回返必經昌平,待我步卒以大陣阻之,騎兵側翼掩殺,定可大勝!”
朱由檢讚許的點點頭,道:“從兩軍交鋒的角度來看,你的策略不錯,大勝可期;但從朕的角度來看,此法不可行!
建奴如果南下攻擊,京師周邊並無重兵扼其鋒芒,其攻城掠寨之下,多少百姓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就算在其回返途中將其擊敗,但死去的百姓還能活過來嗎?
朕絕不允許此等慘事發生!國家養兵,就是為了救黎民於水火,不是為了給自己建立功勳的!如果建奴真從居庸關入寇,那朕將會派遣勇衛營在昌平狙擊,到時就看你的了!”
孫應元大慚之下,滿面通紅的跪地請罪:“微臣萬死!聖上真乃明君,處處為百姓著想,請聖上責罰!如果建奴來犯,臣定死戰到底,絕不退後半步!”
朱由檢溫言道:“起來吧,你身為武將,不僅要死戰,更要有必勝的信心才好,至於何處應敵,你是以統兵的眼光打算的,無可厚非。”
孫應元訥訥而起,低著頭不敢出聲,朱由檢看著這位勇將,笑道:“朕不會怪罪你,方才是與你商討,卿莫要害怕,朕不是小心眼之人!”
孫應元這才放下心來。
朱由檢繼續道:“回營之後,你要與手下將官輪番帶隊前往昌平、居庸關一帶熟悉地形,考慮將來如何以步騎混合應敵,要以操練的方式進行,不可對任何人洩露目的,聽見了嗎?”
孫應元點頭應是,朱由檢又囑咐幾句後,孫應元拜別回了營地。
用過午膳,朱由檢正要小憩一會,突然發現殿外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在向殿內探頭探腦的觀瞧。
朱由檢站起身笑道:“烺哥兒,進來吧,朕看見你了。”
話音一落,一個頭戴翼善冠,身穿赤色盤領窄袖便袍,腳蹬皂色皮靴,模樣清秀的小男孩跑了進來,一個小黃門緊跟其後。
朱由檢向著小男孩招了招手,小男孩緊跑幾步來到近前,跪下磕頭道:“孩兒給父皇請安。”
朱由檢笑著將他扶起,攬入懷中,道:“朕不是說過嗎,沒有外人不要行大禮,來,讓朕看看,烺哥兒長個子沒。”
小男孩就是崇禎的長子朱慈烺,相貌酷肖其母周皇后。雖然現在的崇禎已經不是原先的崇禎了,但骨肉親情卻是天然不可逆的。
朱慈烺乖巧的靠在父親的懷裡,說道:“母后教導烺兒禮不可廢。烺兒已經三個月沒見到父皇了,心裡甚是想念,這次偷偷跑來看望父皇。坤興本來要跟著,我嫌她跑的慢沒有帶她。
父皇何時回乾清宮啊?母后不知道唸叨多少次了,兒臣看見母后偷偷哭了好幾次呢!”
朱由檢暗暗嘆了一口氣,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的。
自己穿越過來,最害怕的就是與周皇后和皇嫂張皇后相處,雖然肉身還是崇禎,但思想確是後世的人,想到要和一個溫柔賢淑雖熟悉但卻陌生的女人朝夕相處,心裡別提多彆扭了。
這次避居武英殿時日太久了,再不回去根本說不過去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吩咐道:“去告訴皇后,今晚開始朕回後宮居住。”
一個小黃門應聲顛顛的跑向後宮,這可是好事,過去報信有賞不說,還能在貴人面前混個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