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諸將因朝廷需依仗其抗拒建虜之故,養成了驕橫跋扈之姿,現今遼東十八萬人馬已成了尾大不掉之勢,聖上及朝廷諸公雖然心裡明瞭,但內憂外患之下,只能聽之任之了!
唉,當今之計,唯有剿滅流賊之後,才能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楊茂功面露迷惘之色,開口道:“督帥,這流賊還能剿滅嗎?屬下自崇禎二年起就跟隨督帥征戰四方,可流賊從當初的幾千幾萬,到現在的幾萬幾十萬,越剿越多,末將和手下的眾位老兄弟都感到越來越沒有底氣了!”
盧象升緩緩走到楊茂功跟前,看著這個跟隨自己六年之久,經歷過大小上百場戰鬥的愛將,將雙手搭在楊茂功的肩上,明亮的眼神注視著他的雙眼。
“漢臣,你跟隨我這麼多年來,我們並肩戰鬥,數次從屍山血海裡殺出,名義上我是你的上官,實際心裡我拿你當子侄看待,你我之間的情誼和親人一樣。
我也曾經像你現在這樣迷茫過,前路艱險,不知何去何從。
疲累交際之時,我也一再想念家鄉多病的老母,懷念江南的美景。
可如今我大明邊事破壞殆盡,中原有流賊肆虐,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我作為一個大明的臣子,飽讀聖賢書,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肩負起屬於我的那份責任,至於結果如何,老天爺自有安排!
你和天雄軍的所有兄弟們,我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廓清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世界,讓百姓能安居樂業,不再遭受兵災之苦。
就在上個月,我接到了聖上寫來的密信,聖上在密信裡坦誠自己對於剿賊之事操之過急了,讓我與洪督改變原先剋期剿賊的方略,緩緩圖之。
並言明對我及洪督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援,讓我們放手施為,不必害怕朝廷言論對我們的不利,所有後果聖上一力承擔!
漢臣,你知道嗎?六月之前,為了完成聖上交辦的半年之內剋期剿賊之任,我內心是多麼的惶恐不安,生怕因自己能力不夠,耽誤了聖上的剿賊大事!
你也知道,為了追擊賊寇,完成使命,我曾經連續數日不眠不休,就是怕辜負了聖上的期待啊!
雖然明知不可能,但我仍舊盡全力去奮戰!也多謝你們這些隨我多年的老兄弟,離家數年不曾回家探視,有眾多兄弟長眠在了異土他鄉!”
說道這裡,盧象升眼圈微紅,聲音哽咽。
很快他調整好情緒,把手從楊茂功的身上放下了下來,揹著手在大帳中緩緩走動,邊走邊說道:“漢臣,我從信中感覺到了聖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雖然很細微,但還是被我察覺到了。
聖上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再急躁易怒,不再好強爭勝。變得沉穩平和,睿智擔當,這讓我大感振奮!漢臣,告訴你,聖上思及我部一向缺少糧餉,已經從內帑中下撥錢糧與我,因地方不靖,糧餉已運至汝州!
等打完這場,我就率領你們去汝寧領取糧餉,順便就地修整一番,讓將士們給家裡報個平安,也順便將餉銀寄回家中補貼家用。
漢臣,這一仗我們一定要將闖賊打痛,將其趕回大山之中,也讓中原的百姓有些許的安穩時日,你去把訊息告訴給弟兄們把,也好讓士氣振作起來!”
楊茂功對盧象升是發自內心的敬佩。
作為朝廷重臣,每次臨敵,盧象升以文臣的身份衝鋒陷陣,勇不可當,極大的鼓舞了全軍計程車氣。
軍中曾經三天斷糧,盧象升也同樣不吃不喝,因此深得將士之心,作戰都奮勇向前。
在缺乏糧餉的情況下,盧象升只能以人格魅力來感染手下,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時時激以忠義,方才使天雄軍漸漸成長為了天下的精銳之師。
現在聽到皇上撥下了糧餉,已經一年多不曾見到軍餉的楊茂功高興的像個孩子般,他攥緊拳頭揮舞了一下,咧開嘴哈哈大笑起來。
笑著笑著淚水慢慢從眼睛裡流了下來,笑聲逐漸變成抽噎,到後來直接泣不成聲。
盧象升對楊茂功的舉止感同身受。
天雄軍餉銀斷絕了一年多,糧食也是時斷時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