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武英殿內,朱由檢正在聽取劉朝關於皇莊事物的彙報。
“啟稟皇爺,自打上次皇爺駕臨皇莊後,奴婢等人加緊安排生產。因飯食管飽,皇爺又減免佃租,分發雞鴨豬種苗,莊裡百姓幹勁十足。不管是青壯還是老弱婦孺,但凡有勞力者都是勤勉做活。奴婢不知道如何形容,只覺得百姓們從心裡頭透著高興,人人都是精神百倍。時至昨日,莊裡圍牆基本建成;工坊都已開始使用,軍糧已經產出了一萬餘石,在工部官員教導下,軍服產出也已逐漸正規,現已產出軍服兩百餘套。這主要是縫製的婦人們開始不夠熟練的原因,隨著婦人縫製手藝越來越好,產出會越來越高。雞鴨日常都是村裡孩童照料,別看孩子們小,但做事異常用心,至於何時開始產蛋,奴婢不太懂的。至於養豬的也都勤勉異常,這些農戶聽說雞鴨豬產出後都有莊裡收購,人人稱頌聖君在世,有的還要給皇爺您立生祠,奴婢沒答應。莊裡事就是這些,奴婢還要請示,下一步青壯基本無事可做,該要如何還請皇爺示下!”
朱由檢讚許的點點頭,表揚道:“做的不錯!朕看的出你是實心做事,好好做下去,朕不會虧待你!你回去後著人探訪周邊莊子裡會打井的匠人。今春夏雨量極少,要有備無患,預防以後長期乾旱。打井的匠人多多益善,尋著後每個匠人帶一隊青壯,先在莊裡開始打井,所需費用按市價結算。這一點一定要注意,朕打算培養專業打井隊伍,要讓打井隊掙錢,只有掙錢才能調動起積極性。打井隊要逐漸擴大規模,莊裡的青壯要充分利用起來,先在皇莊田地裡打一百口,等積累起經驗再向周邊地區擴充套件。還有上次查抄誠意伯的田莊,你要帶人儘快接手,多培養幾個得力手下,不然你一個根本忙不過來,如有需要儘管與王承恩分說!”
劉朝應下後稟道:“皇爺,奴婢所知,打一口井的費用可是不小,如果按照市價結算,僅咱們莊就需數千兩銀子,將來要是再去其他農莊打井,恐怕一般的農戶負擔不起啊!”
朱由檢開口道:“以後如果給普通農莊打井,所需費用由朝廷負擔。如果是其他勳貴富戶需要,要按照市價結算。劉朝,你可知由陝西而起的賊寇原先都是普通農戶嗎?就是由於陝西連年大旱,田地裡連續顆粒無收,餓死百姓無數。所以在某些別有用心之人蠱惑下,這些農戶抱著怎麼也是死,與其餓死,不如搶掠別人,吃一頓飽飯再死的想法才造反。如今旱情繼續擴大,朕不想在天子腳下的京師,也出現如此情形。只要田地裡有產出,百姓不憂飢餓,是絕不會與朝廷為敵的,所以打井花多少錢都值。有井水灌溉,即使大旱,糧食也不會絕收。到時朝廷再減免賦稅,加強救濟,百姓就能渡過饑荒,大明才不會四處生亂。朕準備把這項工程推及受旱嚴重的幾個省,朕為天子,不能看著自己的子民受餓而死,否則,朕無顏面對天下蒼生!”
正在這時,李二喜手裡拿著一本奏疏急匆匆邁進殿內,王承恩趕忙上前接過後呈給崇禎,崇禎接過奏疏後掃視幾眼,猛地把奏疏摔向地面,站起身繞過書案後背著手在殿內來回走動,臉色鐵青。
王承恩等人嚇得縮在一邊大氣不敢出。
崇禎來回走了幾趟後站住身形,開口道:“劉朝你回去繼續辦差!李二喜你立刻去勇衛營召孫應元、周遇吉、黃得功覲見,王承恩你派人去內閣召集閣臣前來議事!”,幾人紛紛領命而去。
崇禎坐回到御案後,開始考慮到底如何解決欽差被攔,侍衛被殺一事。
他的前身崇禎皇帝對文臣毫不手軟。上至閣老督撫,下至知州知縣,一旦有違聖意或是觸犯到皇帝的逆鱗,不是被抓被免就是被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很多人為其鳴不平,甚至在崇禎後世那個時代,關於袁崇煥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但崇禎對於武將卻格外寬容,這也是無奈之舉。天下動盪,內憂外患,需要依仗武將來掃蕩賊寇,以前大明文貴武賤的現象已經徹底反轉。對於武將的錯誤崇禎是一忍再忍,頂多下旨呵斥,但未見有任何實際的處罰。
這導致了武將日益驕橫,並逐漸對朝廷的號令陽奉陰違。處處以自己團體和個人利益為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就算是能剿滅賊寇,也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朝廷徹底失去對武將的掌控,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裡,朱由檢拿定主意,這次一定要殺一儆百,要用強有力的回擊來震懾那些跋扈之人。
此時,欽差被索要過路銀一事已在京城裡傳的沸沸揚揚。
自大明建國以來,這樣的事從未出現過。
因為王昺的奏疏走的是通政司內閣皇帝這道程式,所以很快被傳了出去。
這次文臣們不管是何黨派,意見出奇的一致,這是赤裸裸的蔑視朝廷,蔑視朝廷就是蔑視文官。幾乎所有官員都是義憤填膺,紛紛上奏摺表達憤慨之意,要求朝廷懲治不法,以正綱紀。
溫體仁等一眾閣老也是意見統一,正準備一起進宮面聖,傳旨的太監帶來了皇帝召集議事的口諭,眾人隨同傳旨的太監一起來到了武英殿。
眾人對皇帝行禮之後,溫體仁率先出列奏道:“陛下,這次欽差被攔阻一事在京師已是掀起莫大波瀾,如果處置不當,那朝廷威儀和臉面盡失,並且恐怕有其他武將效仿。至此國亂之際,後果不堪設想,臣等力主嚴懲,具體如何還請聖上裁定!”
朱由檢開口道:“那眾卿意欲如何?”
閣老們互相看了一眼,都知道自己這位陛下這幾年嚴待文臣,寬容武將,遲疑了一下,還是溫體仁奏道:“臣等剛才略微商議一番,應下旨申飭山東巡撫和總兵,將肇事者降級撤職,調往他處!”
這番建議其實是溫體仁等人順著原先崇禎的思路想出來的,卻不知現在的崇禎已非原先那位。
朱由檢搖了搖頭道:“此事前所未有,如果不以嚴懲,怕會群起效仿,朝廷的政令將會被視若無物。朕不信少了一個遊擊及其部眾,會影響到剿賊大事,就依照律法來吧,殺人者償命,無視朝廷者誅之!”
閣臣們詫異相顧,這還是自己認識的皇帝嗎?怎麼突然對武將也硬氣起來了?但是這做法其實非常符合文臣們的心意,暗喜之下,眾人齊齊躬身道:“謹遵聖喻!”
朱由檢繼續道:“不單是此事,朕聽聞百姓苦於官兵甚於賊寇。許多官軍騷擾地方,搶掠百姓,甚至殺人奪財,可見現今軍紀是如何的敗壞,這還是朝廷的兵馬嗎?實於流賊無異!溫卿,你回內閣後給各地督撫總兵擬旨,嚴明號令,以後凡兵丁擾害地方與百姓者,殺無赦!凡將官能約束部下秋毫無犯者破格拔擢。此旨與朕前番所言陣亡傷殘官兵之待遇一同頒發,你等退下吧!”
眾臣退下回內閣擬旨,朱由檢繼續等待勇衛營將官的到來,畢竟內閣辦公處離武英殿很近,而勇衛營則在宮城之外,一來一回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