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打禪心小和尚的主意?趙五爺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據說禪心是浙江紹興人,家境不錯,後來因家父涉及貪汙被人告發抄家,父親流放三千里去了西北,母親病故。那時候,他無人照料便流浪外地,後來到靈光寺被密佈收留。身在寺廟,心在西北,他時時想著去西北,可惜路途遙遠,一人不敢前行。
跟禪心處久了,便知道他的心事,五爺時時表示同情,還承諾將來若還俗,一定帶他去找父親。為此,禪心非常感激道寧和尚。
有一日趙五爺故意說到寶物,若是找到寺中御賜寶物,想要什麼都有,言語中依舊可是沒有任何發現。
五爺提醒說,聽說老方丈留下了詩,從中可找到線索。
真的嗎?師兄你說說,詩裡寫了什麼?
趙五爺嘆了口氣說,我怎麼可能知道呢?我們都是小和尚。
寺裡還有誰知道?
智信法師,聽說只有他見過詩。
禪心的眼睛裡,閃現著讓人難以捉摸的神色。他人雖小,但機靈。道寧師兄的話,在他心裡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他要想辦法弄到詩的內容。
智信法師有個愛好,那就趁無人之機,好喝口酒。正因為要喝酒,必須外出去弄。密佈管理得比較嚴,僧人進出不易,即使出去也要成對成雙,相互監督,回來也要搜身。
智信沒有辦法,只好讓禪心幫助。禪心起初掃廁所,智信聲稱給他換職位,但必須替他辦事,禪心答應。幹了司水後,禪心可毎天去寺外挑水,與村姑漸漸熟悉,只要使錢,樣樣東西可搞定。
寺中資格老的和尚,除大和尚外,智信數第一,又有些功夫,所以寺中眾僧都比較怕他,便時常送錢物孝敬於他。有了錢物,他便讓禪心去搞酒喝。
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禪心今天有收穫,要送酒過去。
酒送進之後,禪心提出也要喝幾口。智信怔了一下,也許覺得這要求合情合理,便同意了。兩人喝酒情緒會好些,禪心平時不喝酒,一口下去便呼吸加重,心跳加快。智信哈哈笑著,非常開心。
禪心說前些日子有人來找淨誠法師,打聽御賜寶物。智信警覺,忙問哪裡聽來的,禪心說送水時聽到的。
唉,禪心啊,你就不要操心了,寶物是找不到的。
不會吧,聽來人說密佈留下了遺詩,裡面就有藏寶的秘密。
智信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一口乾盡。
胡說,那就是普通的詩,我都看到了,可我不識幾個字,沒記住。
此話讓禪心十分喪氣,搞了半天,竟然忘記智信識不了幾個字,更不用說記下一首詩。他挺失望的,連忙起身離開了。
要放在今天,手機拍個照,留下詩歌,網上一發,分分鐘有高手應徵,解釋個百回,由你自由選擇。唉,如今這條路顯然是斷了。
趙五爺尋思,淨誠大和尚是不會告訴的,自己無法尋找,難道就這樣算了?不行,有句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要摸摸老虎屁股才行。
靈光地處偏遠,但名氣不小,往來香客漸多,因此寺院法事也多。寺中重要的是眾僧的布薩羯磨、懺摩請戒、護戒誦戒,還有年慶祈禱、山門迎春、大座講經、三皈五戒、春祭秋祭、生亡普佛等法事,淨誠都要親歷親為,屬於他自己的時間不多,只有方丈居的短暫修持時間。
淨誠習慣睡前要禪修。捧一卷經書,沏一壺新茶,禪坐靜默,讓大腦離開紛亂的世界。在蓮藏寺時,他能做到心如止水,閒看花開花落。而今不行,禪,非寂寞無聲;禪,總躍躍欲言。他總是問自己,禪在哪裡?在興衰枯榮的世間,還是在不可預知的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