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挖寶

第三年秋天,天台山禪宗要舉辦法會,邀請密佈參加,密佈考慮再三決定前往。臨行之前,他將普照叫到跟前,說此行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囑咐他好生看管寺院,特別是靈塔。

普照知道守寺的重要,便應允不負師傅囑託。

密佈走了之後,普照也是盡心看管寺院,半夜也起來巡視,生怕有所閃失。

說起寺院,別以為是法外之地,遠離是非,其實就是小社會,尤其是大叢林,都有著一整套嚴格的制度,除清規戒律、宗教法務、佛教儀規外,寺院的內部行政管理機構,組織形式、人事制度,職責分工上大致也有一套嚴密的制度,內設機構和職位絲毫不遜色於鄉鎮政府。不信?說給你聽聽,大和尚下面還有許多職位。

庫房,總管僧眾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糧食、物品、法器、香燭等,有些寺院還要管理山林、田莊,以及殿堂、房舍的修繕等。監院,其職責為總攬寺院庶務,古代也稱監寺、院主、主首。既是庫房的主管,也對寺院各堂口的工作進行督察。除此之外,副寺、庫頭、庫頭。禪堂是叢林的核心,專指坐禪的道維那、悅眾、客堂、知客、僧值、照客、殿主、大寮、典座、衣缽寮等,衣缽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務機構,直接為方丈辦事。

由於到了大明朝,皇帝信奉佛教,各地寺院也興旺起來。靈光寺此時有僧人近百人,算是周邊最大的寺院了。人多,管理上難了許多。

寺院的密佈不在,眾僧又想起皇帝賜的寶物,便要求普照開啟靈塔看一下,究竟是何東西?大和尚不在,普照哪裡敢,只好拒絕。普照雖說是密佈的大徒弟,但畢竟在寺院還不是大和尚,也不是監院。俗話說,當官不帶長,放屁也不響。有些來寺院年份長的老資格和尚,更加不賣普照的帳,揚言要開啟靈塔地宮,一睹寶物。

庫房總管是釋智信,是寺院裡除密佈外最年長的和尚,今年已經59歲了。他職位不如普照,但資歷老,威信高,平日裡眾僧都聽他的。眼看普照不肯就範,他們便一起鼓動智信出面。

智信佛門多年,知道寺規不能兒戲,沉思著不敢答應。

這時有人唉嘆道,今日和意外不知哪個先到,此生恐怕沒機會了。

智信深受刺激。心想自己入寺快50年了,眼看活不了幾年了,卻連皇帝賜與寺院的寶貝也不曾見到,真的是人生遺憾。再說這也眾僧的心願,算不得違反戒律和寺規。智信終於同意。

眼看寺院裡的局勢失控,普照雖然敬畏智信,可挖靈塔看寶,他真的作不了主,只好尋求官府的幫助。

那時候沒有有宗教局,也沒有民族宗教委員會,全憑縣太爺來直管寺院。靈光寺所在地的扶林縣縣令叫鄭孝,湖北武當人氏,曾是朱元璋部隊裡的一名軍官。雖說歷經沙場,在軍營裡混跡多年,但他平日裡信奉道教,對佛教也略知一二。聽得普照的請求,聽說只要有此物,有什麼要求,朝廷都會滿足。

鄭孝來了精神,動起念頭,何不借此開啟地宮,看看皇帝賜的寶物是何?

鄭孝帶著隨普照到了寺院,眾僧見來了不少的衙役,便不再吵鬧。

普照心想,衙門來了果然有作用,眾僧老實了,可是衙門走了之後如何辦?正當他猶豫時,鄭孝說,法師,既然寺院眾生有此心願,何不滿足他們。

不可啊,大人。密雲師父不在,靈塔不可開啟啊。

法師,你來衙門不就是想請衙門替你作主嗎?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嗎?皇上如此重視靈光寺,怎能將皇家寶物隱藏起來不給眾僧觀賞?再說,眾僧只是觀看,沒有其它壞心,不如開啟靈塔算了。

眾僧叫好,普照仍然不同意。

鄭孝又說,既然寺院儲存寶物有困難,何不取出來,存放於縣衙門。

不可,不可。這寶物是皇上賜於寺院,如何能將寶物移於他處?

普照連忙拒絕。

鄭孝是地方最高長官,也是“唯我獨尊”的派頭,說一不二。聽到普照反對,似乎權威受到挑戰,更不開興了,他便命令衙役開挖靈塔地宮。眾僧人原以為官府是來拿人問罪,想不到與他們同心,便興奮起來,幫忙挖起地宮。

沒幾天,地宮門便出現在眾人眼前。普照最後一次請求鄭縣令,還特意強調私自挖掘寶物,皇帝恐怕會降罪。鄭孝是軍人出身,天不怕地不怕,窺寶心切,依然不肯收手,命人開啟了地宮。

看官可知?中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古代寺院自古有建地宮的傳統。地宮主要是埋藏“舍利”,早期是放地塔剎裡,南北朝開始在塔下埋藏,後來又發展為寺院供奉福位的地方。

何為福位?就是佛像、祖宗牌位、信物、百年後靈骨。福位是寺院的“生運根基”。再說中國人有“入土為安,入宮為貴”的傳統,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又遵循了儒家、佛家、道家“天人合一,迴歸自然”的哲學思想。所以地宮每一次開放都是彌足珍貴,千年難逢的福報,否則將禍害將來。

鄭孝沒有管那麼多,他只想看到寶物。經過挖掘,終於取出罐中的銀函。

大人,此函不可開啟啊,既然密佈方丈不讓眾人知曉是何寶物,必定有其道理,如若破壞了大師的意願,後果不堪設想啊。

此刻,鄭縣令已經聽不進普照的勸告,便命令開啟了銀函,

智信喝退眾僧,他要親手開啟了銀函,裡面是雕刻精美的紫檀木盒。

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下,紫檀盒被開啟,裡有有錦盒,開啟錦盒,裡面有黃綢緞包裹,待智信掀開最後一層綢緞時,裡面出現一個特別精美的錦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