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盡在【著筆中文網】記住我們的網址:.
古玩的材質本身價值、稀缺性、流傳的典故軼事、相關人物的身份和知名度,對於物品價值的影響,甚至並不在年代長短這個影響因素之下。
比如說,本身價值。
宋代的兩件樣式相同、背景相同的物件,材質一金一鐵,那麼金的就一定會比鐵的更有價值。甚至百倍、千倍的價值也不足為奇;
比如說,稀缺性。
宋瓷的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齊名並稱,論其出品瓷器的品質,其實也是各有春秋,無分軒輊。
但是在如今的古玩市場上,鈞瓷的價格卻遠超其它四窯。就是因為,鈞瓷流傳下來的數量極少。
‘物以稀為貴’,這條真理在此體現的淋漓盡致。
比如說,流傳故事。
這裡最著名的就要算是‘傳國玉璽’了。它確實是美玉雕就,確實是流傳久遠。但是,與他同時代的玉器,未必就沒有不遜於他的材質的。
但是,就憑這它‘卞和刖足’、‘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刻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太后擲璽’、‘金包玉角’、‘孫堅夜奔’,等無數典故堆積起來的價值。再加上它‘傳國玉璽’的身份,讓這塊美玉,將同期可以與其並稱的美玉,在價值上遠遠的拋在後面。
而影響古董價值的這個‘使用者的身份’,更是容易懂。
一個皇帝抓過背的癢癢撓,絕對比一個農夫抓過背的癢癢撓,值錢的多。
現在也一樣,姚明穿過的西裝,結對比路人甲穿過的西裝更值錢。
這是名人效應。
…………
至此,張勁終於信了。
——這串珠子,確實價值連城!
因為它無論是本身材質的價值,還是稀缺性,還是典故軼事,還是相關人物,這串‘十二佛佑寶珠’無一或缺。
…………
當柳老爺子給張勁和葉紅這一對兒收藏界的門外漢簡單了掃了一下盲之後,這才珍而重之的把這串顏彩豔麗、色澤璀璨的珠串交回到張勁的手中,並鄭重其事的叮囑道:
“這是一件重寶,你們一定要保管好。作為傳家寶,把它流傳下去吧!”
可惜,柳老爺子的鄭重其事並沒能影響到張勁,他還是那麼漫不經心。
張勁把這串‘十二佛佑寶珠’接過手裡掂量了一下後,就隨手遞給了葉紅,很不在意的說:
“既然這些佛能保平安,那就給你戴著吧!”
“我可不要,就是看著好看,過兩天玩膩了,就還給你!這種東西我可戴不慣,也不敢帶。想想手腕上有這麼貴的一件東西,抬胳膊的時候都覺著累。又怕磕到、又怕碰到、又怕丟了的,我可受不了!”
接過了這串夢幻般美麗的手串兒後,滿眼喜愛的葉紅,一邊愛不釋手的把玩著一邊說道。
“哦,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