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
楊修!
倒也不能說這兩人不夠資格當這畫作的主審官。
荀彧,荀大夫,那可是聞名天下的儒者,九州風雲錄文榜第六,這麼高的排名是天下世人對這位漢室老臣的敬重。
同樣也是對他謀略才華的一種認可。
這些年,曹操在外征戰,兗州作為大本營,不但要時刻面臨西部雍涼馬騰韓遂的進犯,還要提防東邊徐州呂布的突襲。
這兩方諸侯都不是善與之輩,西涼兵強悍勇猛,再加上都是騎兵,陸戰幾乎天下無敵手。
而呂布自然不用說,在未曾戰死之前,就已經是牢牢雄踞武將排行榜第二的寶座,號稱是最接近戰神的男人。
再加上帳下有陳宮相助,更是不好對付。
與這兩頭餓狼鬥智鬥勇,坐鎮兗州許都的荀彧展現了極強的謀略,使得曹操才能迅速擴大自己的地盤,充實自己的軍力。
雖然現在呂布已滅,徐州已歸,但荀彧為曹操前期壯大所做出的貢獻,絕對是無可磨滅的。
甚至是三位一流上將,論功績,也有些比不上他。
即使是曹操,對他也是十分倚重,若非荀彧仍有正統的觀念,想必文臣謀士之中,他才是曹操最認可的人。
如今,擔任畫作的主審官之一,怎麼說呢?
總給人感覺有些大材小用了,要知道,在文武百官之中,荀彧的影響力可謂是巨大的。
這也是曹操這麼快就下定決心為曹丕鋪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因為荀彧在背後支援他。
荀彧素來看重正統,講究儒家禮法,同樣也是最支援嫡長子繼位的。
曹操雖然權勢滔天,但並非任何事都可以無拘無束,毫無顧忌地實施。
但是如今雖然衰頹,但畢竟四百年根基還是很深的。
從某一個方面來說,以荀彧為首的老臣一派,起到了掣肘曹操的重要作用。
同時不得不說,曹丕沉穩心性的養成也有賴於這些老臣的教導,不論是荀彧還是崔琰,都將曹丕的底子培養的根正苗紅。
這也是曹丕作為相府公子,並未有任何欺壓百姓,囂張跋扈的惡行傳出的重要原因。
至於楊修,雖說只是一個後輩,但確實是後起之秀。
在上一屆的月旦評之中脫穎而出,自小便有才思敏捷的讚譽,只是有些恃才放曠罷了。
現在全力輔佐曹植,雖然未曾擠進文榜前二十,但是論智謀,卻是毫不遜色於榜上的一些人物,所欠缺的,只是一些資歷。
曹操安排這兩人作為畫作的主審,尋常之人還看不出其中端倪,但是思維敏捷的聰明人卻是隱隱猜測到了其中的玄機。
荀彧和楊修分別是曹丕和曹植的最大支援力量,讓他們擔任畫作的主審官,顯然是非常微妙的。
雖然曾聽聞曹植除了作詩之外,還是否擅長作畫,但他因為其詩名遠揚,結識的才俊同樣不少,不排除是否會派人出場的可能。
至於曹丕同樣也是,雖然因為曹植的聲譽比曹丕更響亮一些,也更受曹操賞識,所以帳下的幕僚極多。
但更多的是一些沽名釣譽之輩,貪求榮華富貴的酒肉朋友。